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3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论监督主体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倡廉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如何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关键在于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监督主体的理论与实践。 一、监督主体的本质属性 监督行为是指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介等监督主体,对党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领导干部的管理活动是否合法与有效,实施的监察、督促、检查和纠举的行为。也就是说各监督主体拥有监督权,依法监督客体,即具有…  相似文献   
62.
和谐是关系范畴也是历史范畴。用这一范畴描述社会,就构成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作为许多规定的综合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的和谐社会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而狭义的和谐社会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和谐社会都是历史的具体的,也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的和谐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中的和谐,一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二是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从司法鉴定几种定义中概括了司法鉴定概念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司法鉴定科学性和法律性的统一关系、论证了司法鉴定的准司法性、中立性和客观性的本质属性,并对司法鉴定结论的特殊功能,司法鉴定的分类标准以及面向社会服务司法鉴定的含义范围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4.
哲祖轩 《今日浙江》2007,(10):16-20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先进性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65.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由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三大要素构成。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的广泛合理性、广泛人民性、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的广泛真实性、广泛人民性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广泛民主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6.
李春红 《青年论坛》2007,1(3):16-1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该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实现党执政任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7.
部门法理论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关于部门法划分标准,理论界历来有不同的解读和表达,但存在诸多不足。以法律演进与法律本质属性为标准来重构部门法划分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能为当下职业安全卫生法归属争端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及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68.
张彬 《法制与社会》2010,(10):294-294
种类认定是侦查实践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认识活动,它和同一认定一样,能为侦查实践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种类认定的结论虽然不像同一认定的结论那样具有确定性,但它的适用范围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有其自身的本质属性。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与以往剥削阶级的价值观有着根本的不同,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体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也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0.
新时期青年的特殊本质属性是“急剧变化”的自然性,“逐步完善”的实践性,“日益成熟”的社会性三者的有机统一。鉴于青年的本质属性,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青年,理解青年,关心青年,包容青年,尊重与应对青年突变的自然性;增强青年的实践自主意识,培养青年的实践探索精神,开发青年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励并促进青年实践性的逐步完善;培养青年角色能力,帮助青年确立理性生活目标,学习生产生活技能,掌握社会规范,引导与推动青年社会性的日益成熟,促进青年平稳地过渡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