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106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党课》2009,(1):75-76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苦,自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其父母、长兄就是死于残酷剥削和瘟疫饥贫之下,自己也被迫从小出家当和尚。所以,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发誓:有朝一日自己当上皇帝,定先杀尽天下贪官!  相似文献   
52.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新的王朝,需要发行新的货币,朱元璋计划在国库里把元朝的钱币溶化重新铸造。无奈,元朝撤退的时候,搬空了国库的银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明朝将军、宰相、一帮老臣都接到皇帝的命令:想办法,找银子。  相似文献   
53.
我的家乡湟中县田家寨乡公牙村,地处拉脊山南麓的白崖山下,是个偏僻的小山村,属于典型的浅山沟壑区。据记载,公牙村人的先辈是明太祖朱元璋时从南京苎丝巷迁移来的,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下,祖祖辈辈在坎坷岁月中苟延残喘,历经沧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艰难生活。直到1949年解放时,这里还是破房土垣、荒山秃岭、拉羊皮不沾草的荒凉山区。  相似文献   
54.
力军 《党风建设》2001,(3):18-18
弈棋是一项高雅的文体活动,古往今来,不少名人文士都曾撰联抒怀。这些棋联不但内容深邃,寓意巧妙,而且情趣高雅,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5.
历代皇帝对付那些不肯合作的知识分子,向来不会手软。骂娘的有之,羞辱的有之,流放的有之,砍头的有之,诛十族的有之,腰斩的也有之。但把一个柔弱的文人“截为八段”的腰斩方式,却只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能想得出并做得出来。明代大诗人高启就是这样死的。  相似文献   
56.
张翔 《行政法制》2002,(3):40-40
据宰昌府志记载,有一次朱元璋考问一批准备重用的官吏:“天下什么样的人快乐?”有位叫万钢的人回答:“畏法度者快乐。”朱元璋连声赞叹“说得好!”立即令任命他为广平府佐官。  相似文献   
57.
鉴于元朝灭亡的教训,朱元璋力图从制度上预防与惩治贪污腐败。他制定低俸禄与低办公经费制度强迫官员保持节俭的作风,以严酷的法律惩治贪污腐败,并建立了一个完善的监察系统搜集官员腐败的证据。朱元璋的制度建设虽然对遏制贪污腐败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但即使是在朱元璋时代,贪污行为也屡发不绝。朱元璋过世后,低俸禄与低办公经费成为官员贪腐的正当理由,严酷的反贪法律的执行因为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态度实际上也逐渐废止了,监察制度也变成了党争的工具。尽管如此,朱元璋的制度反腐仍然为今天的廉政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反腐教育应当常抓不懈,反腐应摆脱依赖个人意志的法律,注意保持官员的适当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58.
郭庆晨 《党课》2010,(19):124-125
电视剧《天地民心》中有这样一段情节:皇帝即位之后,为推行新政,极力倡导俭朴。因为皇上带头,一时间满朝文武都以穿旧朝服为时尚,甚至很多大臣都穿着带补丁的朝服上朝。见此情景,道光皇上甚是欣慰。一天,侍读大臣祁隽藻向皇上奏报,当下朝廷流行的俭朴之风乃徒有其表的形式,因为市面上的旧官服已经卖得比新官服都贵了。  相似文献   
59.
吴思  SunKing 《小康》2004,(1):74-76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讨过饭, 打过仗,从一个马弁干起,最后得了 天下,对人情世故的了解相当透彻。他当然 明白自己给官员定的工资不高,所以,在地 方官上任之前,他经常要找他们谈一次话, 讲讲如何正确对待低工资,如何抵抗贪污受 贿的诱惑。他会给自己的部下算一笔很实在 的利害关系账。  相似文献   
60.
当今腐败犯罪不断滋生和蔓延,"反腐"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早在我国古代,吏治就为历来统治者所重视,其中不乏可借鉴的经验。明朝之初,朱元璋"乱世用重典",制定严刑峻法以惩治贪官污吏,其规模之大、用刑之重在中国古代史上少有,对当时吏治的澄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明初重典治吏内容、经验与教训等为例,对当今中国的反腐倡廉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