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93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
作家余秋雨在《王阳明法书集》的序中写道: “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的名字.由于他的哲学思想高超、警策、简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国文化领域中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所无法比拟的.”在儒学影响中国千年历史进程后,在宋、明两朝叠起了一座高峰,进入了“新儒学”阶段,而王阳明心学则是儒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  相似文献   
12.
一清人章学诚说过 :“史学所以经世 ,固非空言著述也”。① 在政治学还没有移入中国的时代里 ,史学曾经长久地托负着天下的政治意识 :“取古人宗社之安危 ,代为之忧患 ,而已之去危即安者在矣 ;取古昔民情之利病 ,代为之斟酌 ,而今之兴利以除害在矣。得可资 ,失亦可资也。同可资 ,异亦可资也。政治之所资惟在一心 ,而史特其鉴也。”② 前代的盛衰起伏之迹便在一遍一遍的翻耕中化为知识、智慧、思想和经验 ,汇入了后来的国运和世运之中。因此 ,从孔夫子以来 ,中国人重作史 ,也重读史。居庙堂之高的人物和处江湖之远的人物 ,心为“宗社之安危”…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朱子家训))中有句名言:“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在我看来,正是讲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如果我们把“成家”视为经济理想,那么一个企业之所以不能够实现这一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刻薄成家”,就是“伦常乖舛”。  相似文献   
14.
闽东北的政和县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地灵人杰、民风淳朴。宋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因出产贡茶白毫银针获皇帝赐县名为政和县,沿用至今。在中国2700多座县城里,皇帝赐县名的屈指可数,可见当时政和声名之显赫。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朱熹之父朱松进士及第,授迪功郎,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首度来闽任政和县尉,并携  相似文献   
15.
张骐 《中外法学》1998,(2):128-129
<正> 1998年岁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结束三个月之后,来自全国各地教学、研究、立法、司法和司法行政机关的法理学家们汇聚北京怀柔,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把我国法理学界对法治问题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现择其要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将文化作为"软实力"提出。福建闽北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弘扬闽北文化,特别是通过弘扬"朱子文化"和"闽北茶文化"来促进闽北经济、文化发展,这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朱熹是中国文化大师和理学泰斗。他的学说和后人对他的景仰使他过往的地方都催生了大批文化胜迹,晋江市安海镇鳌西的朱子祠就是其中之一。但安海的朱子祠与别地不同的是,除了奉祀朱熹外,还有他的父亲朱松,所以又称“二朱先生祠”。  相似文献   
18.
浅谈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义辉 《民主》2008,(8):32-33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社会对于教师的一种诠释。从另一角度看.在社会生活中教师也是“人”.他们的人性是否得到真正的关怀?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以为.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师管理应是使教师在“人”性得到最大释放的基础上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教师管理研究属于管理学研究范畴。而且管理的对象是知识型的人,所以,人性化管理是教师管理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开始向近代转变的时期,随着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思想学术也发生了变化:由"内圣"而后"外王"的传统价值观和用遵循道德规范的"知理"来"治国"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这促使晚清的理学群体发生分化,形成偏于"内圣"的修身派和侧重于"外王"的经世派。修身派强调个体道德修养,经世派注重建功立业。满清王朝在同治时期的复兴得益于经世派的"自强新政"运动,虽最终失败,但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杨时以理学为基,建构了理学家风的思想内核;以身垂范,建构了理学家风的实践品格;以文传世,建构了理学家风的传承特质。杨时理学家风强调崇德、尚学、修身、俭约,启示着当下要重视德性教育,注重修身养性,奉献社会、有益他人,以德传家;要节约省俭,睦邻友善,勤俭传家;要崇文重教,诗书传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