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35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136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阴道内塞氰化钾他杀死亡一例周智良(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检察院;岳阳414000)1992年3月21日.岳阳市检察院刑二科送来案犯吴亮坤故意杀人预审卷宗一本,要求对被害人(死者)熊××的原法医鉴定的死因进行文证审查.本人在阅读了原鉴定书及其他预审材料后,制...  相似文献   
422.
抢劫致人死亡的,行为人是否可以对死亡后果持故意的心理态度,是中外刑法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在坚持结果加重犯的加重结果的主观罪过仅限于过失的立场下,通过尝试运用比较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这三种方法对相关刑法条文进行不同维度的解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刑法分则中的“致人死亡”一词的一般含义是过失致人死亡,抢劫作为一种侵犯财产犯罪,不应也不能包括故意杀人的行为。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杀人案件的司法解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23.
系列杀人案件的侦破工作机制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列杀人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出于相同或相近的犯罪目的,连续多次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恶性案件。本文从系列杀人案件的特点、串并机制、串并方法、预警机制和奖惩制度等方面入手,对建立一种适应新形势的侦办系列杀人案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24.
培岳 《人民公安》2006,(24):36-39
2006年11月8日,记者从深圳中院的宣判会上获悉,受雇杀人元凶冯永忠终于伏法。六年前,冯永忠在粤海酒店停车场制造了震惊深圳“3·24”血案。这个身为英烈后代、曾经当过海军、一心想“干点大事”的男子,最后做了金钱的俘虏。  相似文献   
425.
晓红 《农村青年》2008,(4):25-28
雨中车祸,她挺胸救人 2007年9月18日,受台风影响,杭州地区暴雨如注。上午9点多钟,位于萧山区楼塔镇的路下院村发生一起车祸:一辆中型货车在行驶到岔路口时突然撞了人。当时,由于风大雨急,司机没有听到被撞人的呼叫声,直到一大群村民将车拦下,他才意识到出事了。  相似文献   
426.
近几年我国命案(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和爆炸、投毒、放火、抢劫、强奸、绑架致人死亡8类案件)的发案率有上升的趋势,而故意杀人案件的发案率又居命案之首,因此,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研究对于控制命案发案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故意杀人案件进行犯罪学统计分析,揭示了当前故意杀人犯罪的特点及规律,并尝试提出预防犯罪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427.
刑法规定,行为人绑架被害人后又将其杀害的依绑架罪论处,绑架杀人的犯罪形态应是牵连犯;绑架后又对被害人抢劫的,应对绑架罪与抢劫罪予以数罪并罚;绑架罪包含了两个具体构成要件,即敲诈勒索罪和非法拘禁罪。厘清绑架罪中的非法限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则是区分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8.
429.
在“疑罪从无”原则从纸面逐渐落地的背后,是刑事司法参与者的专业化. 因为专业化,刑事辩护律师曹夏博的无罪辩护和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不枉不纵”理念产生“化学”反应——一起故意杀人案由死刑改判无罪.  相似文献   
430.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与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哲 《人民检察》2005,(5):45-47
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罪过既包括过失,也包括故意,其中大多数是过失。因逃逸致人死亡与不作为故意杀人罪区分的关键,是看行为人对受害人是否实施了排他性的支配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