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72篇
工人农民   106篇
世界政治   1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1篇
法律   664篇
中国共产党   1123篇
中国政治   1440篇
政治理论   290篇
综合类   470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391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71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崔峰 《中国律师》2005,(8):17-17
我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行政长官办公室对《判例与研究》创刊十周年表示祝贺!我在澳门回归前也曾办过一份杂志,深知办杂志的不易,由此对主办杂志的有关人员表示由衷的敬佩。我所办的杂志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停办,但《判例与研究》坚持办到今天已经10年了,我所说的不仅仅用词语所能表达的一种感情。  相似文献   
222.
我从管理的角度来谈谈《判例与研究》,也即从社会的角度去审视它。那样对于律师执业,指导我们进行司法活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第一次接触该杂志是我在公安局工作的时候。杂志里面的文章无论对律师界还是法律界同仁,在处理一些法律问题上确实有指导意义。它是根据真实的案件进行剖析,对生效判决进行法理评析,可读性强。尤其是对法律界的人士更是如此。万没有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223.
马睿 《政法学刊》2002,19(3):82-84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生活各个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长期处于出版业“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处于网络时代的编辑工作者要加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成为网络时代信息发布的合格“牢门人”。  相似文献   
224.
225.
贾元 《法学》2024,(4):77-94
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要刑法对之加以回应。现有刑法对基因技术利用行为规制的不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的刑事立法具有滞后性,并在生物科技利用行为规制方面呈现被动性特点;二是现有罪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我国刑法已经设立了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和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走私人类遗传资源材料罪等罪名,但尚不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基因技术利用行为的规制需求。由于基因技术利用行为具有强烈的风险不确定性以及强伦理性,对这类行为的规制应当以风险预防原则为基础展开。在现有刑法框架下,对相关行为可以通过对现有罪名,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的解释适用进行规制,但这样仅能起到事后惩罚作用,而无法实现风险的提前预防。所以最有效方式是通过立法途径对风险进行溯源预防,即在基因开发利用行为的研究阶段就采取较为严格的规制措施,必要时设立新的罪名。  相似文献   
226.
基因编辑时代,人格尊严遭遇到了来自于基因科技的巨大威胁与挑战,引发了诸多伦理风险、技术风险以及法律风险.人类基因胚胎技术一旦被滥用,将可能对人格尊严、意志自由、平等存在、公正追求、安全目标等法律价值与道德理念产生挑战.剖析基因编辑可能造成的多维风险,指出其伦理争议与立法体系缺位,可以厘清其蕴含的责任追究与权利救济等法律...  相似文献   
227.
"基因编辑婴儿"一案的舆论浪潮已经过去,但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法学疑问并没有得到完整解答.从探讨基因编辑技术的合法性为切入点,介绍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立法缺失与伦理困境,分析该技术与传统权利碰撞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提出构建以《民法典》为主导,多部门法相协同的治理体系,以促进我国基因编辑技术临床应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28.
《北方法学》2021,(1):25-37
粮食基因编辑的核心问题,源于目前科学尚无法证实其商业化对人类生存安全究竟有无潜在威胁。现有立法通例基于"自由主义"理念,坚持人的主体性与技术理性,构建起了以标识为主体的预防机制,来监管基因编辑食品的商业化。与此相反,"伦理自然主义"坚信,基因编辑食品对自然与人类生存所构成的潜在威胁具有不可逆转的反自然性,故应拒斥或者禁止。但以"自由主义"为导向的"主客体"对立的理论范式,过于强调个体利益,而忽视了人类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共存关系;伦理自然主义所主张的"主体间性"解构或否定了"主客体"二元认知的法哲学基础。因此,粮食基因编辑的规制,应以人类与自然"主客体"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暂不干预或干涉原则,以确保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9.
一、杂志介绍《证据科学》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术性期刊,2007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目前该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28页。邮发代号:82-878。  相似文献   
230.
《刑事技术》2009,(5):69-69
《中国防伪报道》杂志是公安部主管、中国机动车辆安全鉴定检测中心主办、《中国防伪报道》编辑部出版的科普类期刊。杂志创刊以来主要以报道国内外最新的防伪技术资讯、国际上广泛关注的防伪技术、防伪产品动态、同内外知名企业和我国自主创新产品为主要内容。《中国防伪报道》新增的警察技术专栏主要介绍该领域的技术专家、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为全国的技术警察提供学术交流的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