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698篇
中国共产党   161篇
中国政治   375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3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雷斌 《前沿》2010,(18):157-160
审美视点是诗人创作的起点,也应该是理论阐释的起点。“新诗二次革命”最深刻的命题之一就是要在诗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展开对话与重建。诗人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同,会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形成不同的话语,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视点是独特的以物观物、’神与物游的观物感物方式和表达策略。中国新诗的审美视点是“以我观物”。由自我表现走向审美体验,以心观物,以心观心,化心为物,从而打通与中国传统诗学的隔膜,回应现代西方诗学的发展的潮音,是时代赋予21世纪中国新诗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2.
吴俐 《湖北社会科学》2007,(12):130-131
思维方式是沟通语言与文化的桥梁。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中西思维方式在中西文化及汉英语言中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英语语言注重形式的连贯,多用连接词来衔接语句,具有形合特征;而汉语语言却依据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来顺畅语言,是一种意会式语言。这都是与中方思维注重整体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从人出发,而西方思维去擅长分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更重视客体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3.
寇建平 《世纪桥》2006,(11):35-39
什么是企业家.西方经济学对此有一个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实现资源新组合的人。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要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看清大势.把握机遇.善于创新整合一切可利用的生产要素并使之创造最大价值的人。  相似文献   
20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物流业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物流立法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显示出来,物流立法体系与物流业的发展存在物流立法滞后、缺乏协调性;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责任制度不统一等脱节的情形。通过分析物流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物流立法走势,提出完善我国物流立法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05.
恢复原状请求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国内学界对狭义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历来存有争议,一种认为应属于物上请求权,一种认为应属债权请求权。物权法草案39条规定了恢复原状请求权。从立法技术层面分析,草案明显将其定位于物上请求权。笔者认为草案如此规定值得商榷,笔者以下述些许陋见求教于贤达。  相似文献   
206.
在刑事科学技术检验中,常要遇见钢化玻璃被击碎的案件。要区分钢化玻璃是被枪弹击穿的还是高速投掷物击碎的是很困难的。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以及动力学分析,发现了枪击与高速投掷物击碎钢化玻璃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7.
日前,我国民法学界进行了一场关于究竟是制定物权法还是财产权法的讨论。这一理论争议的意义已远远超出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单行法的本身,它使我们对传统民法理论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并寻求理论创新,为民法典的制定提供理论准备。梁慧星教授与郑成思教授分执一词,各述己见。那么学界同仁对此有何见解?为此,本刊编辑了一组笔谈。  相似文献   
208.
一、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价值及立法依据 善意取得制度作为一项古老而重要的物权制度源于对罗马法中所奉行的"任何人不得将大于其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的利弊取舍.由于前者倡导所有权为神圣不可侵犯之权利,在18世纪及19世纪之初适应了当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保护个人的自由和利益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平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过于注重个人权利而忽视社会利益的偏颇,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日渐产生负面效果.因此,物权的价值趋势开始从"以所有为中心"向"以利用为中心"转变.善意取得制度正是迎合这样趋势,以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观念为基础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9.
密取封缄委托物内财物行为的定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受托者私下取走封缄物内财物的行为 ,是认定为盗窃罪还是侵占罪一直存有争议。界定刑法中占有的概念 ,明确委托者与受托者对封缄物的共同占有 ,分析受托者行为的秘密性 ,可对该行为给予较合理的定性  相似文献   
210.
现有担保法律规范确认了抵押权对抵押物保险金的物上代位效力,但我国现行的物上代位制度以法定抵押权的法律构成为基点,设定了通过法院财产保全程序实现物上代位的途径,该制度设置缺陷明显;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制度设置应以公平基础上实现安全、高效、便捷之价值目标为立法取向,以法定债权质作为物上代位的法律构成,使抵押权人享有对抵押物保险金的直接请求权,从而使物上代位效力对保险金给付义务人也具有约束力,使抵押权物上代位效力的实现能真正得到保障。物权法(草案)中担保物权物上代位制度的设置,并未解决原制度构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建议立法中明确抵押权人对代位物的直接请求权和代位物给付义务人的相关义务,并对担保物权其他相关法律规范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