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2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146篇
工人农民   91篇
世界政治   4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3篇
法律   4105篇
中国共产党   3261篇
中国政治   5091篇
政治理论   1605篇
综合类   224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688篇
  2014年   1728篇
  2013年   1323篇
  2012年   1382篇
  2011年   1525篇
  2010年   1440篇
  2009年   1271篇
  2008年   1366篇
  2007年   975篇
  2006年   907篇
  2005年   757篇
  2004年   769篇
  2003年   623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钢 《法学》2020,(2):3-21
真正的不作为和不真正的不作为都可以构成正当防卫意义上的不法侵害。单纯不履行民事债务的,也同样。当行为人的不作为与即将造成的法益损害间不再存在显著的时间间隔,或者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导致自己丧失之后履行作为义务的可能性时,不作为的不法侵害已开始。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维持对法益既存的危险状态,且这种状态的延续仍然在提升对相关法益的危险或者扩大法益损害的范围,则不作为的不法侵害就尚未结束。对不作为之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受防卫必要性要件的限制,只有在其客观上确属有效制止不作为之不法侵害所必需的手段时,才能通过正当防卫合法化。  相似文献   
12.
三、实现国家权力主体之间建立有效制衡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在刑事诉讼法的篇章结构中,总则加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内容占了一多半,审判和执行只占一少半。除了前述总则编中存在国家权力本位主义思想外,在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和执行程序中,国家各执法、司法机关的权力配置及相互制约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其中又缺乏律师作为社会权力的监督制约,导致在刑事案件中,有钱有势的犯罪嫌疑人一遇刑事追究即拉关系、找出路,希望获取不正当的免除、减轻刑罚的利益,而那些无钱无势的人可能因权力缺乏制约而蒙受非法的刑事处罚,刑事诉讼法“惩罚犯罪分…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非权力影响力 ,指教师不是通过硬性要求和强制指令来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而是由教师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等因素而产生的影响力 ,是由教师凭借自身内在的力量促使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4.
邓名奋 《时代主人》2006,(10):20-21
监督法的制定出台,在人大的制度创新和权力细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15.
《辽宁人大》2006,(1):29-29
刘玉芬是辽阳市白塔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她十分珍惜代表的议案权和建议权,充分利用这一人民赋予的权力,为百姓办实事。  相似文献   
16.
“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新形势下继承中华美德,发扬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的战略任务;是确立我国改革转型期的主导价值观:是统一思想,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领导干部怎样做到服务人民,而不背离人民:领导干部在权力运用,工作决策的过程中有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领导干部在权力的运用时,不能为官与民争利,要“慎权”,“慎欲”;领导干部要坚持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且勿独断专行;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强化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严泉 《人大研究》2006,(8):39-42
弹劾是有关免除不称职者公职的法律程序,弹劾权是议会牵制、监督内阁(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种权力,最早产生于英国。从性质上讲“,弹劾过程既具有遵守一切常规司法程序细节的审判性质,又具有党派政治的性质。”[1]一、弹劾制度运作的程序设定弹劾制度一旦运作起来,其核心问题是弹劾程序规则如何设定。目前,在弹劾案提起、表决等基本规则方面,各国均有比较成熟的规定。一般而言,弹劾案多由议会的下院(众议院)提出,也有的国家是由“两院”共同提出。在美国,弹劾提出的程序是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调查开始,到众议院将弹劾决议案(包括弹劾指控)提…  相似文献   
18.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结合十六大关于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关精神,针对目前公共权力运行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采取措施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有位有威,真正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应当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用好用足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力。这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法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政治平衡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违宪审查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起到缓和政治冲突、协调国家权力、保障宪法秩序的政治平衡功能。这一功能具体表现在平衡议会权力与行政权力、议会中多数人意志与少数派意见、中央政府权力与地方政府权力以及国家利益与欧盟利益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我们对于违宪审查制度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在控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方面,同时也应当重视其在调整权力之间关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