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676篇
世界政治   6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2192篇
中国共产党   784篇
中国政治   2553篇
政治理论   439篇
综合类   88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540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64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738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伍皓 《传承》2012,(1):24-24
在新技术不断更新的21世纪,微博逐渐成为公民监督政府公共权力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主阵地。微博问政无疑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政务时代。  相似文献   
992.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方法.随着全国各地工学结合项目的兴起,其弊端日益显露,尤其是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凸现,学生权益迫切需要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基本概念和现状人手,以现有的法律为视角,分析学生、学校和企业三者之间的深层的法律关系,得出以现有法律法规处理工学结合中三者之间矛盾的途径及保障学生权益的有效方法,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学生权益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93.
王新兰 《长白学刊》2012,(3):153-153
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稳定的最大威胁,也是对政党执政能力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994.
今年3月,陕西省丹凤县月日镇在大部分村成立了"老年调解委员会",专门调解针对老年人的赡养、权益、债务等常见纠纷,由热心调解工作、有文化、懂法律的"四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老职工)、"三好"(思想好、作  相似文献   
995.
酝酿多年、草案多次修改,却在似是而非的猜测中不断延期出台——作为我国目前级别最高的关于劳动考薪酬保护的法律,《工资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备受期待,但其制定之路却一波三折。一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如此“难产”。到底“卡”在哪里?“《条例》的制定遇到了一些绕不开的‘障碍’,需要视各方博弈、利益平衡的结果方能诞生。”  相似文献   
996.
合同约定等问题,消费者权益极易受到侵害。消费具有先付款再消费的特点,一旦遇到经营者无法继续履行场、超市、餐厅等消费场所的重要营销手段。然而,由于预付式近年来,持卡消费渐成时尚。  相似文献   
997.
每月大事     
《江淮法治》2011,(11):4-4
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皖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 5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率执法检查组,来我省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亲切会见了严隽琪及检查组一行。  相似文献   
998.
洪丰  杨平 《公民导刊》2011,(4):39-40
3月15日,又一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公布商品房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内容涉及合同纠纷、物业管理纠纷、逾期违约等,其中合同物业纠纷问题最为突出。如何破解物业之"痛"?江北区人大常委会的专题调研或许能提供一些破题思路。  相似文献   
999.
《海南人大》2013,(9):49-50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市人大通过立法来保护救人义举。如何保障助人者的合法权益,让"雷锋"们不再害怕因救人而被诬陷?是救人还是撞人?是好心还是坏事?是什么让助人为乐走上了需要被法律保护的道路?备受争议的彭宇案南京彭宇案,是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2006年11月20日,南京老太太徐寿兰在公交车站摔倒,彭宇自称上前搀扶、联系其家人并送  相似文献   
1000.
李跃 《侨园》2013,(11):8-8
<正>今年中秋节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订实施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常回家看看"已入法,但许多在外打拼的人由于工作忙、假期短、负担重,节假日"回家看看"几乎成了奢望(《新京报》9月21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正是家人团圆的日子,而在外打拼的人却无法"常回家看看",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