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一个时期来,对台湾所谓“扁李合流”或“扁李体制”的传闻,早就甚嚣尘上。今年6月16日,陈水扁与李登辉同时出席具有“明显台独倾向”的民间团体“北社”组织的集会,两人喜笑颜开,肩并肩地同步进入会场,同台发表演说,最后陈水扁,李登辉,彭明敏三个著名“台独”头子手拉手地登台高呼“台湾加油”,使会议气氛达到“发烧”的地步。这就更加引人注目。“扁李合流”的背景如何?其发展趋势及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的影响又如何?笔者拟就此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03.
李立 《统一论坛》2011,(1):51-53
台湾的政党政治源于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实行的威权体制,最初经历了蒋氏父子时期国民党"一党独大"、"以党领政"、"以党领军"、"以党领社"的"党国一体"威权体制;进而走过李登辉执政时期政治转型、国民党分裂、党外组党、  相似文献   
104.
游锡堃,1948年4月出生在宜兰县冬山乡太和村。1981年被选为台湾省"议员",踏入政坛;1989至1997年连续担任两届宜兰县长。当时,李登辉想邀请他出任交通部门负责人,但被拒绝。  相似文献   
105.
安华 《统一论坛》2001,(5):16-17
6月5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出访中南美洲返台后妄称,“出国拼外交、回国拼经济、年底再拼选举”。时进7月,面对一个多月来所发生的种种,不知其能否说明“三拼”,究竟“拼”出的是什么? 所谓“出国拼外交”,当指其中  相似文献   
106.
朝胜 《台声》2000,(9):9-10
已经下台的李登辉不甘寂寞 ,一直在为“台独”招魂。7月25日 ,李登辉与日本右翼学者中岛岭雄抛出《亚洲的智略》一书。李登辉在书中不但招供了他在台湾执政12年间 ,不惜一切 ,全面推动分裂路线的种种作为 ,而且还推出了较“两国论”更为恶劣的所谓“第二共和”论 ,并妄图让其继任者沿着其分裂路线继续走下去。这本书既是李登辉分裂祖国的自供状 ,也是妄图让台湾新领导人继续从事分裂活动的“教战手册”。更让人吃惊的是 ,此人还有狂妄症 ,以前曾把他个人的分裂言行强加给台湾同胞 ,称之为“台湾的主张” ,现今更进一步把此膨胀为“亚洲…  相似文献   
107.
人民 《廉政瞭望》2006,(8):60-60
(一)李登辉、陈水扁同坐直升机巡视。李登辉说“:如果我丢下1000元,捡到的那个人一定很高兴。”陈水扁说“:如果我丢下10张100元,就有10个人很高兴。”这时,驾驶员喃喃自语“:何不把自己丢下去,让2300万人都高兴呢?”(二)阿扁希望提高自己的声望,发行了一套印有自己肖像的邮票,过了一个多月,阿扁问邮政局长“:邮票销售情况怎么样?”局长“:还算不错,只不过有人常常抱怨粘不牢!”阿扁“:怎么会呢?”他随手拿起一张邮票,涂了一点口水在背胶上,贴上信封。阿扁“:这不是粘得很牢吗?”局长“:可是,大家都把口水吐在正面啊……”(三)深夜,阿扁要帮…  相似文献   
108.
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严正交涉和本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终以所谓“人道”和“不搞政治活动、限定医疗目的”为借口,于四月二十日晚决定发给李登辉访日签证。李登辉于四月二十二日乘机飞往日本,二十六日  相似文献   
109.
在上个世纪50—80年代两蒋统治下的威权时代,“台独”作为一种非法的社会政治活动,在台湾岛内没有生存空间,一直受到国民党执政当局的严厉打压,“台独”人士大都亡命海外,或改头换面在岛内隐蔽活动。自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台湾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和民进党的成立,特别是李登辉上台主政后,海外“台独”人士纷纷闯关返台,与岛内“台独”势力合流,活动重心也从海外转向岛内,  相似文献   
110.
不久前,台湾前领导人李登辉分别接受台湾《壹周刊》和TVBS的专访。他在两次访谈中提出的新言论,尤其是否认曾主张“台独”,否认“台独”路线,甚至主张开放大陆资本入台的言论震撼台湾政坛,引起“台独”分子的恐慌和各方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