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46篇
中国共产党   733篇
中国政治   760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1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何洋  温龙 《今日海南》2007,(7):37-38
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海南省委宣传部等10个部门联合组织全省各地的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读书学理论,分乡(镇)、市(县)、省三级三个阶段,开展了声势浩大  相似文献   
32.
《公民与法治》2005,(3):55-55
阜平县城南庄村新任两委班子努力为城南庄村的建设出力,为改善村容村貌做出了贡献。他们通过多方筹资抓基础建设,现晋察冀纪念馆一期工程竣工,经济示范基地正在建设中,旧居街道西延拆造工程正在进行,村民饮水问题已经解决,  相似文献   
33.
李云 《唯实》2004,(6):74-75
村级工作是农村工作的基础。正确处理好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作用,对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速实现农村“两个率先”的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前不久,我们就如何处理好新形势下村“两委”关系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一、当前村级组织“两委”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作为处在农村工作一线的村级组织,面对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既直接又尖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级组织解决问题的调控手段少,如果没有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村委会自治作用…  相似文献   
34.
尹利民 《前沿》2004,(12):195-198
本文考察了上付村的两届村委会选举情况,发现其结果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民选后的绩效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影响村委会选举的因素除了体制和利益等因素外,村庄内生的因素--宗族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乡村习惯和非均衡的村级权力分配格局对村委会选举的后果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考察分析村委会选举的后果,需要从村庄内部特性去寻找原因.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实证角度描述了青年农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现状:政治冷漠。政治冷漠是我国乡村民主化建设的一大阻力。村委会选举与青年农民间的利益关系弱,青年农民的经济困境、村庄权力格局中所处的劣势地位、选举中较弱的政治功效感及其传承的村庄记忆等五大因素与其群体特质相结合是造成青年农民政治冷漠的成因。促进青年农民摆脱经济困境,增强村委会选举与村民的利益关系,改变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是解决青年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的标本之策。  相似文献   
36.
从韶关市村委会的构成看农村妇女政治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韶关市村委会构成的抽样调查表明 :村委会构成中妇女比例小且处于配角地位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意识弱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明显因果关系 ;妇女的传统角色定位、指派荐举方式、文化素质、农户独立耕作制度是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障碍。应通过鼓励、政策倾斜及妇联组织介入提高妇女在村委会中的比例 ,调动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37.
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政治参与理论对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参与低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 :目前农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妇女竞争实力不足、缺乏必要的参与意识以及妇女力量薄弱 ;补救措施失当和选举中存在的违法现象。这三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 ,从而造成了妇女参与选举低落的状况  相似文献   
38.
村委会直选中贿选现象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村委会直选中出现的贿选行为,主要表现为乱许诺、请吃喝和送钱送物等,具有隐蔽性、功利性、阶段性、冒险性和蔓延性等特点。贿选行为的出现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防范和遏制贿选行为,要从建立村级选举的监督机制、正确界定贿选、加大对村官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力度以及加强立法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39.
提升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是一项涉及到理念、制度和结构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改变传统的对立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先进的"强国家-强社会"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理念来指导乡村治理;改进和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省级地方法规、各级地方性执法规定以及村级规约,提高相关制度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优化乡村治理的结构,主要着眼点在于规范两委关系、乡村关系,提高村委会选举的质量,拓展村民代表会议的功能等.  相似文献   
40.
董红 《探索》2012,(1):80-83
在农村村委会选举制度中,候选人资格、"双过半"规则和委托投票一直是三个有争议的问题。法律应当对候选人资格的消极条件作出规定,并确立不符合资格条件的候选人当选无效制度。选举的"双过半"规则也不尽合理,应当修改为相对多数规则。委托投票制度问题很多,建议将其取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