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200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根据住建部的统计资料,2000年时,全国自然村落总数为363万个,到2010年减少到271万个,10年间消失了92万个,相当于每天消失300个。照此速度,如不加以保护,人们甚至可以设想,不远的将来,传统村落将在中国消失殆尽。这些蕴藏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的消失,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重大损失。"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对许多人来说,传统村落承载着乡愁,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2.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有效保护我省优秀的乡土建筑,促进传统村落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福建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33.
正一、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方式调研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商讨,分三次进行调查搜集总结,一是理论依据收集: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掌握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治理技术;二是现场实地调查:通过选择漓江沿岸有代表性的典型村落,对其生活污水产生和治理状况进行分析;三是小组集体讨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就调查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时间及地点调研时间:2013年11月18日——2013年12月12  相似文献   
134.
生命如花,梦想如花关键词也许经历了太多事情之后,人便会对梦想不再牢记。一直以来我都保持着自认为冷静的头脑,放弃了太多太多自认为不切实际的事情。直到那次深山之行,让我内心深处重新燃起对梦想的渴望。没什么特别的准备,没有过多的幻想,忙碌之余的我只当那是一次感受深山生活的旅行。进山的路是漫长的,一望无际的山里面还是一  相似文献   
135.
喻丹 《当代贵州》2013,(22):26-27
如何保护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遗产,并在保护中谋求文化脉络的延续与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下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应注重自然和文化、物质和非物质、历史和现时的整体保护,倡导尊重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特性,延续村落的文化脉络,维护现代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36.
生活在村落中的少数民族,政治生活主要在社区政治体系中进行,社区政治体系是在国家与社区的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整合机制的构建应以社区政治为“实践场域”,拓展社区居民政治实践空间,有效均衡与协调社区公共资源和发展社区经济,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并关注社区成员的利益需求,以实现多民族国家政治认同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37.
当前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在分析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整体保护、以人为本等原则,并从法律层面设计了贵州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的一些制度。  相似文献   
138.
村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农耕文明的成果和典型特征,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信息。在当前快速城镇化时期,作为传统农业文明和农村文化载体的村落在大批消亡,逐渐走向"村落的终结"。研究通过对河南、江西、陕西、内蒙古、湖北五省的实证调查,讨论和分析传统村落独特的社会、经济及文化价值以及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与方式,为我国村落文化及优秀农耕文明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政策支持、法律规范和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139.
以安徽省宅坦村为个案考察了村庄人的社会流动,并探讨了社会流动对村落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宅坦村的社会流动包括经商型社会流动、教育型社会流动、战乱型社会流动、开族型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促使村落社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村落原有的门派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村落中的"习惯"又保证了村落结构的非阶级化冲突。  相似文献   
140.
村落社区权力结构变迁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村落社区权力结构是村政的核心,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村落社区权力结构经历了国家政权内卷化、人民公社和乡政村治村三个重要阶段。当前我国的村落社区权力结构多元化的态势部分满足了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的生长,同时增加了村落社区社会整合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