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9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3篇
法律   172篇
中国共产党   576篇
中国政治   785篇
政治理论   266篇
综合类   3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十月革命与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 ,以及威尔逊主义的影响 ,是导致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五四前后的中国民族主义具有高度自觉性 ,空前广泛性、文化民族主义高涨和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等特点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民族主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42.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因和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挑战是极为严峻的。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面临的极为重大的问题。因此 ,以发展经济为取向 ,强调本民族经济权益的经济民族主义应运而生 ,并且向全球发展。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民族主义存在的根本原因和现实表现 ,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3.
王杰 《理论学刊》2003,3(3):147-151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明清之际最显著的社会特征之一就是经世实学思潮的出现.一大批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家,在抨击理学空疏之弊的同时,竭力提倡经世致用、实学实用,从学风、学术上呈现出一股崇实黜虚、舍虚务实的新风尚,从而形成了一个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学派--经世实学派.人文启蒙思潮是与经世实学思潮同时兴起的.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君主和封建专制制度,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明清之际,中国文化重道德伦理、重修身养性、轻自然科学的发展理路和格局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被打开了缺口,它使中国知识界在沉浸于儒家经典的同时,开始接触和吸纳西方的一些新知识、新思想,扩大和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4.
论当代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英健 《理论学刊》2003,23(5):30-34
全球化在日益突破民族国家边界传统阻隔的同时 ,也强化了民族对自身的认同 ,并促成了民族主义在当代的兴起。从一定意义上说 ,民族主义既表现为一种运动 ,也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 ,而作为观念形态上的民族主义具有辩护、激励、规范、整合、凝聚等意识形态的功能。为了实现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上述功能 ,需要构建一种体现具体的普遍性、合理性、平等性、包容性等特征要求的先进的民族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45.
全球化与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球化是指所有世界各民族融合成一个单一社会、全球社会的变化过程。全球化始于经济一体化 ,进而扩展到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西方文化的全球扩张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为此 ,西部民族文化自身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要积极探索在新的时期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多种形式 ;警惕全盘西化论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回潮 ,保证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6.
明清时期的女性解放启蒙思潮,是在个性解放启蒙思潮的推动下出现的,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谴责对女性的性苛求;二是肯定女性的才华,支持女性的创作.这次女性解放启蒙思潮揭开了中国女性解放的序幕,其历史功绩勿庸置疑,但与西方同时期的女性解放启蒙思潮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7.
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一直是理论界富有争议的话题,自《正义论》问世以来,就受到极端自由主义和激进平等主义的猛烈抨击。然而要真正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价,还是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之。  相似文献   
48.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起源于清末民初,以章太炎为精神领袖的“国粹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保守主义的文化团体,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分离是“国粹派”和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重要特征。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出现高涨,成为当时与反传统主义的西化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鼎足而立的主要文化思潮之一,不仅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几次大的思想文化论战都是保守主义的“东方文化派”和“学衡派”挑起的,而且他们的一些文章和著作发表或出版后都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反响。三、四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走向成熟,其标志是现代新儒家作为一个学派的形成。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围绕“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和“西化与现代化”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思考,并与反传统主义的西化派、主张俄化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争论的,他们的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理论建树与理论局限,也主要反映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上。  相似文献   
49.
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思潮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产物和表现。它往往在一定范围和领域获得广泛的认同,对社会生活起到巨大的冲击作用。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大潮中,社会的激烈变动导致了社会思潮异常活跃。认真研究当前在我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辨别其政治方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理论、政治诉求、传播渠道、社会影响及其特点,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敏锐力和政治鉴别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余科杰 《新视野》2005,(3):74-76
民族主义政党作为一个政党群体,十分多样复杂。按照不同标准,民族主义政党可以划分为许多不同类型。但是,民族主义政党无论多么复杂,但作为一个整体,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政党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