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新书推荐     
正《梁实秋典藏文集》融情趣、智慧、学问于一炉梁实秋的文字风趣幽默,温厚大气,融情趣、智慧、学问于一炉,散发着积极温暖的情味和香气。本套文集是从梁实秋百余万字作品中,精选出代表着其创作最高水平的6部作品,包括对人生品味的闲适美文《人生自有欢喜处》,诠释中华美食文化的经典作品《人间有味,最是清欢》等。(梁实秋著,作家出版社)《于丹字解人生》探寻汉字里的哲学思想字里乾坤大、点画岁月长。中国汉字融合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是很优美很有  相似文献   
22.
乐朋 《法制博览》2011,(12):51-51
执诗坛牛耳而英年早逝的徐志摩,和胡适、梁实秋等,曾一起被鲁迅斥为“拿着软刀子的妖魔”。1929年在燕京大学的演讲中,谈及文学界的圈子,鲁迅又拿新月派做例子,他说:“梁实秋有一个白璧德,徐志摩有一个泰戈尔,胡适之有一个杜威,——是的,徐志摩还有一个曼殊斐儿,他到她坟上去哭过。”鲁迅在指明新月派文人的思想渊源的同时,又道出了徐志摩浪漫、雕琢的诗风。徐志摩,可谓纯粹的唯美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23.
夏爱华 《政府法制》2014,(35):33-33
34岁那年,梁实秋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打算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梁实秋当时想,如果光靠自己一个人翻译.不知哪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思来想去,梁实秋打算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  相似文献   
24.
武峰 《两岸关系》2011,(7):67-68
中华文化之精髓,发于感性求真,而止于意象致胜。自古至今几千年以来,中国译者匕下求索。古有释道安“三不译”,玄奘“五不翻”,近代又有严复的“信达雅”,亦有钱钟书“化境论”。  相似文献   
25.
孟祥海 《政府法制》2013,(26):15-15
我以为梁实秋先生的为文为人可用一个“雅”字概括。  相似文献   
26.
郭长保 《求索》2010,(6):204-206
中国新文学是多元的与开放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文学认识与争论也是正常的。但是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却对这些论战过于政治化,影响了我们对"文学是什么"问题的科学客观评价。由于梁实秋独特的文学观念,其文学思想也自然成了论战的焦点,19世纪30年代如此,而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亦然。实际上,如果我们客观理性地分析这种现象,把梁实秋独特的文学思想放在中国近代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恰当的论点应该是:梁实秋的文艺思想虽然与时不入,但正是这种特质才使得它成了对中国近代文学中失去理性与节制的一种纠正与平衡。  相似文献   
27.
食粥旧事     
梁实秋先生在《粥》一文中曾写到:“腊八粥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时序一进腊月。就自然想起那些食粥的旧事来。 文人爱食粥,似乎是一种传统。中医认为,粥可调剂胃口,增进食欲。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深谙此道,因而,晚饭他一般只吃两碗用米和红豆、白扁豆煮的粥。  相似文献   
28.
你信任我吗     
让我说几个真实的故事——二十多年前,当旅居海外十几年的名作家梁实秋刚回到台北的时候,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请他吃饭。  相似文献   
29.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8):58-59
梁实秋先生有篇随笔《电话》,写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刚开通电话时的情景和感想。那时老辈人总觉得这洋玩意属“奇淫技巧”一类。但他们想要几斤黄酒,一只烧鸭时,打个电话餐馆立马送来,又不得不承认它的方便。随着电话的开通,烦恼也跟着来了:有的拔错号,有的打电话无话找话,有的短话长说,长时间占用线路;  相似文献   
30.
书房散记     
陈远亮 《当代广西》2007,(24):55-55
书房,在许多读书人眼里是一方神圣的乐土。梁实秋先生甚至专门撰写了《书房》,杨光治先生也以《我的书房》为题抒发对书房的情怀。而在我的心目中,书房的标准应该是这样的:古旧的木结构房屋,老式的落地书橱,临窗的书桌上放着上好的纸墨笔砚和沏好香茶的紫砂壶。书房的墙上挂两幅墨宝,最好是明清小楷,案头另置一盆墨兰。这样,茶香、书香、墨香、兰香同沁心脾,那该是怎样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