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法律   547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87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法院庭审中的民行监督即事中监督,是检察机关事后监督的有益补充。事中监督的探索有着其基本的法律基础,有利于民行检察职能的实现,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应掌握好尺度,适时适度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82.
ADR起源于美国,并为西方国家所广泛接受。发展检事ADR可作为一种尝试,经过实践作出理性选择。检事ADR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诉讼爆炸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与现实的可行性,极富时代价值。浙江省富阳市人民检察院于2009年在全市主要乡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建立了9个检察联络室,积极探索检事ADR。乡镇检察联络室的创设与构建是检事ADR实现的必由路径,其构建的重点在于职责定位、工作机制、工作程序的完善与优化,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利于检察权的配置以及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3.
不同政制的国家赋予检察权不同内涵,其根源在于不同的法律思想产生不同的司法体制架构。界定检察权的根本属性必须从一个国家的宪政理论与实践出发,依据本国立法实际与司法实践科学加以认识。无论是三权分立体制框架内的检察制度,还是议政合一的政治体制框架内的检察制度,某种正当性社会需求的满足是载现检察制度固有功能、推动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84.
在立法、行政、军事、审判、检察“两级五权”中,检察权不但对公民权利的可能损害最小,而且是最弱小的一极,因而是中国宪政语境下的“最小危险部门”。检察权是监督性、非实体性、非终局性的权力,这些特点决定了检察权运行的正当性受到后续程序的检验,它的实现有赖于其它国家权力的确认。检察权自己也受到其它国家权力的许多制约,它并没有凌驾于审判权之上,检察官不是“法官之上的法官”。在讨论中国的司法改革时,澄清对检察权的一些误解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5.
86.
列宁论社会主义检察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检察权思想理论是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理论源泉。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检察权是司法权的一部分,检察权和审判权共同构筑成社会主义的司法权;为了保障检察权的独立行使不受地方主义的影响以利于维护法制统一,检察机关应当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制;检察机关的职能包括一般监督、诉讼监督和法制统一的监督。  相似文献   
87.
民事公益诉讼是公益诉讼的一个分支,许多国家的诉讼或相关的法律中均已有所体现。但对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研究在我国尚缺乏系统性,而且随着权利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民事公益诉讼问题的系统研究将日益显得重要。检察机关的公益代表性从根本上确立其正当性,而人民主权理论和权力制约理论则从法治的高度奠定了其深层法哲学依据。通过对国内外的司法实践之比较,本文试图就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其他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8.
一、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是一项基本司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可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是检察机关实现国家检察权的根本保证。(一)只有独立行使检察权,才能真正实现控审权力分离的目的控审权力分离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诉讼原则,是刑事诉讼内在规律的要求,是刑事诉讼民主化、科学化与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基本要求是,控诉与审判职能由不同的主体承担,未经起诉的事项不得审判。控审权力分离是创…  相似文献   
89.
现行宪法关于"法律监督机关"(第134条)与"检察权"(第136条)之规定呈现出机关定位与权力定性的非对应性,此迥异于"一府一委两院"之其他国家机关,凸显了检察院的独特宪法地位,其蕴含的是法律监督机关的多重宪制功能。法律监督机关之宪法定位规约了检察权行使方式和检察制度的变革路径,检察权行使方式和检察制度的变革丰富了法律监督的内涵进而强化了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检察机关正是在这一良性互动中走上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行法律监督之路。新时代法律监督机关应在其宪制功能与规范内涵指引下,全面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提升对行政权监督的质效,在法律监督新格局中切实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0.
李霄凯 《法制与社会》2011,(34):160-160
目前,我国各级检察院均已成立反渎职侵权局。几年间,各级反渎职侵权局在查处渎职侵权案件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制约着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完善我国反渎职侵权检察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认真分析我国当前反渎职侵权检查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工作实践探讨了反渎职侵权检察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