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8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1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41.
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因债务人拖欠其货款而面临危机,法官们不辞辛苦、大智大勇,前后历时22天,往返行程6000公里,多次跨省为该企业实行货物的扣押变卖保全,办案过程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最终为危机中的企业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54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pro-BDNF)是成熟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BDNF)的前体形式。最新研究表明,pro-BDNF不仅作为mBDNF的前体形式存在,还可由神经细胞分泌到胞外,发挥与mBDNF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本文综述了pro-BDNF蛋白的分子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受体、生理效应、分泌与调节以及pro-BDNF与长时程抑制、突触可塑性、记忆形成及毒品成瘾的相关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43.
探讨人体脑干损伤后c fos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改变用于脑干损伤早期死后诊断的可行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 16例人体脑干损伤后的c fos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发现 :在正常脑干组织的不同部位 ,均有c fos蛋白和c fos mRNA阳性表达 ,且在各例脑干标本之间 ,表达的量及其分布不一致。脑损伤后 ,在脑干组织中也有c fos蛋白和c fos mRNA阳性表达 ,但与正常脑干组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c fos蛋白和c fos mRNA的表达在各例脑干标本之间不一致 ,且在损伤后的改变无明显规律 ,不能用于脑干损伤早期的死后诊断。  相似文献   
544.
采用RT-PCR方法从新城疫病毒(NDV)ClassⅠ强毒株9a5b中扩增出了L基因C末端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中,测序验证后转化入表达宿主菌BL21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蛋白接种8周龄BALB/c小鼠,制备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bolt方法共同检测所获得的抗体。结果显示,重组菌可表达出分子质量约为39ku的重组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菌体中。多种方法筛选显示成功制备了4株单克隆抗体。免疫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在所获得的单抗中,4株单抗均具有ELISA和IFA效价,且4株单抗与ClassⅠ毒株的反应均强于与ClassⅡ毒株的反应。  相似文献   
545.
为开展弓形虫速殖子阶段蛋白表达和定位的相关研究,利用弓形虫重组微线体蛋白3(MIC3)抗原研制单克隆抗体,筛选出适合在虫体内用免疫荧光观察该蛋白的单抗分泌株,建立了弓形虫间接免疫荧光观察方法。结果显示,经4轮亚克隆后得到3株稳定分泌抗MIC3单抗的分泌株:4G1、1G12和5D7;经测定,3株MIC3单抗4G1、1G12和5D7的亚型分别为IgG1、IgG2b、IgG2b,效价分别为1∶3 200、1∶12 800、1∶1 600。筛选得到的2株MIC3单抗(4G1和1G12)可用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MIC3蛋白在虫体中的分布。通过弓形虫阳性感染猪血液样品推片的免疫荧光试验,验证了这3株单抗具有特异性。结果表明,研制的MIC3单抗和虫体荧光观察体系可用于速殖子MIC3蛋白在虫体表达定位和其他研究,也可作为其他速殖子抗原荧光观察的比较对象。  相似文献   
546.
以pcDNA3.1-pIL-18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到了猪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成熟蛋白基因,通过KpnⅠ SacⅠ双酶切及连接反应,构建了pET32c-pIL-18原核表达质粒。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CR鉴定及DNA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中的基因片段连接正确。之后,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于37℃、1.0 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菌体裂解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分子质量约为33 ku处出现了预期的目的蛋白。用8 mol/L脲对表达产物变性,经Ni2 -NTA柱纯化,透析复性,得到了纯化的IL-18蛋白。Western-blot分析证实,纯化的重组IL-18蛋白具有反应活性。上述研究结果为重组IL-18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7.
为了探索黄色荧光蛋白(YFP)在柔嫩艾美球虫子孢子中的瞬时表达情况,以柔嫩艾美球虫的组蛋白4(Histone4,H4)上游启动序列和肌动蛋白(Actin)下游调控序列为元件构建了串联型YFP重组转染载体pH4-YFP-YFP-ACT。将构建的载体经电穿孔法转染柔嫩艾美球虫子孢子,并在MDBK细胞中进行培养。结果显示,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黄色荧光。提示,串联型YFP可以在柔嫩艾美球虫中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548.
利用pFastBacHTA质粒将非洲马瘟病毒(AHSV)血清4型的VP7基因重组入杆状病毒,并感染昆虫细胞Sf9。结果显示,VP7蛋白在真核细胞内获得了表达,但表达量较低。免疫印迹试验证实,VP7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将其作为检测抗原包被酶标板,初步建立了检测AHSV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49.
为研究新城疫病毒HN融合蛋白抗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以马立克病肿瘤细胞系MDCC-MSB1为体外研究对象,将HN融合蛋白与MDCC-MSB1细胞共培养后,应用CCK-8法检测HN融合蛋白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DNA断裂程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表明,HN融合蛋白对MDCC-MSB1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DNA出现断裂现象;MDCC-MSB1细胞出现凋亡.证实,HN融合蛋白体外可诱导MDCC-MSB1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50.
为分析我国分离的3株牛瑟氏泰勒虫P32基因序列,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牛瑟氏泰勒虫P32表面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用PCR方法分别扩增出牛瑟氏泰勒虫辽阳株、宁县株和汶川株的P32基因片段,并成功地将该基因纯化后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将经PCR鉴定和EcoR Ⅰ酶切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这3株牛瑟氏泰勒虫P32基因片段长度均为875 bp,编码283个氨基酸.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辽阳株与宁县株的同源性最高,为99.4%,汶川株与这2株的同源性分别是92.1%和91.9%,而我国辽阳株与日本株(AB016280)、俄罗斯株(AB016279)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8%和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