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3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94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2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1篇
法律   1558篇
中国共产党   1219篇
中国政治   2562篇
政治理论   679篇
综合类   133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625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中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通过分析概括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的基本内涵、特征和表达方式,论证学科大概念与单元教学之间的有机逻辑自洽,建构出基于学科大概念统整的单元教学设计模型,并结合教学课题进行路径分析。  相似文献   
142.
青年信仰的形成与其私人生活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作为一种空间实践,私人生活则与媒介关系紧密。以媒介为中介所建构的交往空间往往成为私人生活呈现的重要场域,并通过培育个人主体性及其公共素养,进而生成稳定的社会信仰。青年信仰同样如此,其私人生活于媒介空间的演变构成信仰嬗变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媒介时代的到来,青年私人生活成为象征性交换对象,陷入透明化与私密化困境,这导致当下青年信仰的迷失。与此同时,青年私人生活变化同样蕴含着新的公共性建构因子,亦即通过陌生性交往衍生出来的差异性经验认同、互助行动等公共生活契机,背后突显青年信仰的重构路径。  相似文献   
143.
阿佤山是指以佤族为主、多民族聚居、集地理历史概念为一体、跨我国与缅甸联邦两国边境地区的一个地理单元。这一特点决定了阿佤山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许多国家交往交流的重要通道和陆上捷径,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交往交流的重要门户之一,由此,文章提出阿佤山通道这一概念,并认为认识阿佤山通道的形成及其在我国对外交往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云南建筑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必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4.
我国已经跨入了"汽车社会"的门槛,汽车成为相对独立的规训力量,使城市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汽车化"。汽车在社会个体层面规训了两种不同的行为和心理空间:有车族"时空伸延"的行为和心理空间与无车族"时空压缩"的行为和心理空间;汽车在社会结构层面规训了双重二元化的社会空间:二元化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二元化的强势阶层空间与弱势阶层空间;汽车在符号象征层面规训了双重的符号空间:社会阶层符号空间和生活方式、品位符号空间。"汽车社会"给现代人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科学重塑汽车社会与城市汽车空间,对提升现代人的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城市韧性是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所拥有的应对未来各种挑战、冲击的能力。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传播、城市信息传递、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抓手,是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空间在韧性城市建设中主要扮演着信息服务中心、文化体验场所以及文化宣传窗口三种重要角色。信息服务中心在危机的多个阶段,主要扮演面向个人、社区和城市提供信息服务,确保信息沟通渠道畅通的角色;文化体验场所主要扮演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强化个人、社区和城市的危机应对能力,并培育社区和城市归属感的角色;文化宣传窗口主要扮演文化宣传,助力城市文化的凝聚和城市形象打造的角色。这些多元角色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空间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并不断提升城市韧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6.
政府技术治理研究正在经历一个"吸纳"与"排斥"对峙的割裂发展阶段,重构政府技术治理概念结构,能打开政府技术治理研究的弥合之窗。政府技术治理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多主体使用现代信息化操作工具及其知识体系实现政治和公共行政目标的过程,信息循证主义和数字技术嵌入双重维度及其质化指标共同构成政府技术治理的概念结构。政府技术治理既是现代信息技术创造问题域和权利域、公共需求样态转变亟待回应等外部推力的结果,也是政府为探寻治理创新路径、夯实公共权威的内生选择。赋能数字经济发展、驱动社会应急管理智慧化和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是政府技术治理的可为路径。发挥政府技术治理效用,必然要维系治理价值和技术的平衡,突出治理中"人"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7.
王寓凡  江立华 《探索与争鸣》2020,(12):160-166+200-201
从空间视角来看,易地扶贫搬迁实际上是一个空间再造的过程。现实中由政府主导的空间再造往往偏重单一维度的物理空间再造,忽视了空间再造的系统性,容易导致搬迁贫困户面临"稳不住"和"难致富"的发展困难。而企业在空间再造的逻辑上尽管与政府存在明显差异,但也存在着逻辑耦合的可能。政府和市场力量进行良性的协作,实现系统的空间再造,有助于"后扶贫时代"贫困户实现"稳得住"和"能致富"。D县易地扶贫搬迁实践正展现了政企协作下的高质量空间再造实践,以及物理、社会和主观空间协同推进的机制与路径。毫无疑问,基于政企良性协作的易地扶贫搬迁,再造了一个满足贫困户多元需求的空间,有助于推动"后扶贫时代"农村搬迁贫困人口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48.
关于社会形态问题,马克思晚年的研究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转向。马克思早期主要剖析以英国为"样本"的西欧资本主义社会,侧重于在静态分工和所有制的角度下解读社会形态结构,在动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视野下把握社会形态演进,初步形成了分析社会形态的理论框架。马克思晚年着重考察东方社会农村公社存在的普遍性、内在的二重性及其未来的发展命运,在宏观上完善对原初社会形态的认识,考察社会形态的不同演进路径,在微观上分析东方社会落后国家独特的历史境遇及其新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有关社会形态问题的新认识。正确理解马克思晚年关于社会形态问题的空间转向,明确割裂马克思思想整体性的理论本质,阐明马克思晚年在社会结构、动力和发展道路方面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把握马克思思想整体性和连贯性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49.
基于空间视角对剧作《阳光下的葡萄干》文学空间的解读表明:作品中非裔美国人令人窒息的生存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是其卑微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空间生产的背后是隐性的政治权力、民族种族问题,身份政治、意识形态、道德和价值取向相互交织和渗透,是非裔美国人在各种利益奋然角逐的社会中努力谋求生存空间的缩影;渴望生存空间的背后寄托着非裔群体对身份认同的强烈诉求。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建构和认同不是盲目地迎合、融入和谋求被白人同化,而是领悟和传承体现民族美德的精神遗产,重塑基于传统价值观的真实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0.
曾辉 《中国周刊》2016,(4):28-29
传统手工文化是中国"工匠精神"的核心体现。倡导"工匠精神",就是要让传统手工文化活在现代生活中,与现代文明下的生产方式结合,这符合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手工业与农业是维持数千年来人类的生存之本,"男耕女织"般的农业与手工业共生方式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重要依靠,是人类诞生以来文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尽管大工业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其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大的,大工业快速增长的后果是对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对于未来是难以为继的。本届米兰世博会上,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