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499篇
中国政治   406篇
政治理论   125篇
综合类   20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关于更新若干基础性法观念的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之伟 《法学评论》2007,25(2):3-12
“人民内部矛盾”、“政法”、“政法干警”、“群众”等基础性法律话语已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不了法治时代的要求或脱离了社会的实际,应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逐步更新。“人民内部矛盾”的提法在当代中国已失去逻辑合理性,最好代之以“常见社会纠纷”。“政治”和“法律”这两个指代不同社会现象或对象的词组合在一起成为“政法”一词,是人为的偶然的因素造成的,它过去不是一个合格的概念,现在也没有作为一个概念存在的现实基础。为了避免因为使用“政法”、“政法工作”等话语而可能会产生的负面的社会后果和不良影响,宜用“法务”、“法务工作”的提法取代“政法”、“政法工作”。“政法机关”、“政法干警”宜改称“法务机关”、“法务人员”。在“人民大众”意义上使用的“群众”、“群众意见”等话语与法治原则和法的精神相冲突。建议用“一部分民众”、“一部分公民”、“一部分人”的提法来代替在“人民大众”意义上使用的“群众”一词。基础性法律话语的更新是法治或法制进步的记录,它反过来也会有助于巩固已经取得的法治成果和促进法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62.
黄志恒 《桂海论丛》2007,23(1):74-77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不同表现,具体阐述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方法,对于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我国社会当前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必须运用经济、教育、法律等方面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3.
三、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犯罪控制的战略对策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犯罪控制问题 ,要认真汲取以往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 ,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刑事犯罪的特点出发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认真研究、制定和实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控制犯罪的战略 ,努力减少市场经济的负效应 ,最大限度地控制犯罪的增长 ,最终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的。(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这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犯罪控制的强大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 ,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既要以社会稳定为前提条件 ,又能为社会在更高…  相似文献   
64.
在某种意义上,整个刑事诉讼过程就是一个发现收集、固定保全、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在这个“证据流程”中,许多认识误区需予澄清,否则将会影响到案件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5.
公安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人打交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工作。因此,要遵照公安部提出的,在公安工作中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求特别是基层民警应紧紧抓住"三基"工程建设的大好机遇,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把"两个最大限度"的要求落实到实处,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激发社会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6.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格局重组之中,各种社会矛盾纷繁复杂,其中经济利益矛盾十分突出,它是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妥善处理好各个阶层、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利益矛盾,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特征。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出现的新变化,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国理论界就“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专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68.
当前群体性事件激增的诱因分析及化解机制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辉 《岭南学刊》2009,(6):116-119
当前群体性事件激增的诱因集中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弱势群体经济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民情民意诉求表达渠道不通、干群关系紧张、处置方法失当等方面。因此,应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机制建设,构建对权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及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健全调节财富分配的社会机制和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强化问责机制.将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初动状态,把事件的危害性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69.
人民内部矛盾是与“敌我矛盾”相对应的.指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后.改革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调整和利益增进并重.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特别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上,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兼顾.更加注重公平:从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转向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与效率。与此相适应,人民内部矛盾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表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70.
王林 《学习月刊》2012,(22):65-66
在国家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改善的今天,理顺社会情绪的课题悄然走入我们的视野,人民内部矛盾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很多基层干部感叹到:搞了一辈子工作,现在不知道怎么搞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工作的思维模式及方法与高速发展的社会不相适应造成的。由于我们发展的快,以至于还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那些在西方国家用百年以上时间消化的矛盾就一起摆到我们面前。我们也不断看到政府为此付出的努力,如加强信访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民生投人等等,然而事实并不像我们期待的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