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25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冯骥才 《党建》2014,(2):54-56
近千年来,人类地球东部的山川大地上,一直绽放着一种美丽又绚烂的人文和艺术之花,它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间创造——年画,其影响曾衍至东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并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成为欧美及日本人文学者关注与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72.
追寻齐鲁     
《党员干部之友》2014,(2):56-57
小时候,每到腊月,爷爷常念叨这首年节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联,初一初二磕头儿……浓浓的年味,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相似文献   
73.
敬祖,或祖先崇拜,是基于逝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是基层人民生存、凝聚、互助与自治的精神表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年画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真实记录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状态,"祖宗轴"是豫北滑县年画的一种,主要表现团聚族群、祭拜祖先等,是祖先崇拜的轴画形式。敬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明确地倡导珍爱生命观念和意识。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客观认识其当代价值,从个人的存在、家庭的幸福、国家的稳定到社会的和谐,再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思想资源和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74.
小时候每逢过年,很多人都会买些年画贴在家里,《鲤鱼跃龙门》、《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充满喜庆色彩的“乡村画”十分招人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正当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年画渐渐被人遗忘时,一位叫罗卫东的人又把这种古老文化变成了“时髦艺术”:他画的中国传统年画“大力神杯”,在去年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上,一跃成为世界杯的艺术海报,轰动欧洲画坛。继而,他的年画又热销到英、美、法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成为许多著名博物馆的收藏品!从流浪艺人到千万富翁,这位穷小子是怎样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75.
论民间年画的情趣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箐 《理论月刊》2006,(4):130-133
本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年画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归类分析,探讨民间年画所体现的不同层次的民众情感和丰富多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6.
关于门神的起源 ,据考证要早到汉代以前。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 ,在民间神祗中是最突出的。门神从其产生、演变、发展 ,历时两千余年 ,至今不衰。1978年夏 ,在湖北随县发掘出土的战国早期墓葬曾侯乙墓中 ,在木棺左右侧板上的户牖纹旁 ,发现绘有执双戈的怪物 ,虽不能定名为门神 ,却可视作早期门神的雏形。《周礼·春官》记载 :“师氏居虎门之左 ,司王朝” ,意思是说 ,周天子在他办理国事的房子门 (名路寝宫 )外 ,画了一只猛虎作守卫。古人认为虎为百兽之王 ,“能执搏挫锐 ,噬食鬼魅”,所以“画虎于门 ,鬼不敢入”。这可说是关…  相似文献   
77.
绵竹年画村     
李作昕 《党建》2014,(1):49-49
正站在四川绵竹年画村的牌坊下,我想如果没有年画的介入,这曾经的孝德镇年画村,跟其他村落又有啥区别呢?农人们不外乎农忙种田,农闲打工或做生意,家里留下的尽是些老弱妇孺罢了。可是因为年画的介入,年画村变得不一样了。这应该感谢一位老人的坚守,他叫陈兴才。陈兴才住在年画村,农忙扛起锄头干活,种瓜点豆,自给自足;农闲摊开纸张画画,挥毫泼墨,悠哉乐哉!可惜这位绵竹年画大师,2012年以93岁高龄仙逝,  相似文献   
78.
张建平 《乡音》2014,(9):7-8
8月13日,省政协党组成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王三堂带队赴武强县视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王三堂一行实地考察了武强年画博物馆和周窝音乐小镇。在武强年画博物馆,了解年画的源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79.
梅山文化是荆楚文化的一个延伸支系,现集中活跃在湖南中部、西南部,是一种古老的渔猎文化,带有神秘原始巫术的色彩。梅山先人运用的"三"这种原始思维互渗观念,是一种与经济形态、宗教礼仪等有着很大关系的文化现象。其中,梅山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滩头镇孕育的滩头年画,用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特别的工艺,具有色彩艳丽、造型古拙、形象夸张、构图饱满的风格,并将丰富的吉祥寓意灌注其中,不仅反映了荆楚人民的审美观念,而且寄托了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独具一格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80.
康永恒 《党建》2014,(8):43-43
正《党建》杂志、党建网开展的"美丽中国·文化乡村"有奖征文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共收到各地来稿805篇。现评选出优秀作品18篇。获奖篇目及作者公布如下:一等奖《乐加乡"火龙"舞百年》张楚锡(四川省三台县)《秦之声,黄土地的根》郭军平(陕西省澄城县)《老家彝人戏班》李宏荣(云南省武定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