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3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正> 这一调查是对1984年6月4日在日本举行的第47届此较法学会上对移植法专题讨论会的综述。主要涉及到美国、法国、英国、西德、苏联和其它东欧国家的移植法。研究的内容是这些国家对尸体器官移植和非移植的管理。在这次专题讨论中没有涉及到对活人捐献者器官移植的要求以及决定捐献者死期的准则。虽然在解决以法律控制人体器官移植问题上需要对刑法、民事侵权行为、医学实践、政府管理和各国的法规进行广泛的研究,但在本文中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各国对从尸体中移植器官的特殊法规。  相似文献   
162.
为了挽救白血病患者的职工,广西横县地税局向全国税务系统发出了"紧急求援"信,共收到捐款22万多元.爱心最终没能留住一条鲜活的生命患者去世后,治病剩余的14万捐款引起了一场罕见的"爱心纠纷":死者父亲要追讨儿子的"遗产";横县地税局质问"你凭什么?"两级法院作出两种判决.  相似文献   
163.
164.
165.
对公民名誉权的保护应包括死者的名誉权,对死者名誉权的司法救济程序只能由死者的近亲属提起诉讼。要准确地把握侵害死者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区别对待生前不同身份的死者名誉权。只有存在侵权行为人侵害死者名誉权的行为,死者确有名誉被损害的结果,行为人的行为指向死者,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才侵犯了死者名誉权。  相似文献   
1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以保护死者人格和与死者人格有利益关联的生者为根本目的的立法观念,由死者的近亲属提出保护请求。但实践中,死者人格利益受损后存在如下情形:一是死者没有法定范围内的近亲属;二是死者虽然有法定范围内的近亲属,但其不行使请求保护的诉权。这两种情形下,都可能存在死者法定近亲属范围之外的法律主体,遭受到与死者近亲属相同或相近的痛苦,其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死者近亲属以外与死者关系密切的法律主体是否可以作为请求权主体,已成为我国法律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外针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请求权主体的理论主要有直接保护说、间接保护说、混合保护说三种流派,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理论适用上采取了混合保护说立场。基于现实需要和相关理论,笔者认为死者法定近亲属与近亲属之外的主体提出保护请求具有可类比性;建议将死者保护人制度进行中国化运用;在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请求权主体缺位时,建议扩张适用《民法典》人格权编有关条文,使死者法定近亲属范围之外的相关主体能够提出保护请求。  相似文献   
167.
一.案情介绍 嫌犯王某(男,28岁,铁路工人)将妻子扼死后,头部自行钉人两枚铁钉,并以小刀割伤两肘静脉自杀死亡。现场勘查人员介绍,现场密闭(现场外层门从里边挂住),王俯于其妻尸上,身上蒙被,被下、褥上及炕面上有大面积血泊,死者两上肢肘部肘横纹中部分别见1.8cm和2cm刺切创,深达肌层,创口见小凝血块。死者头部两颞部2cm发际内1cm分别见直径0.3cm圆形钉帽,周边皮肤无明显挫伤,切开见皮肤钉边肌肉小量出血。  相似文献   
168.
2020年的春节,不同以往。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个人都过得异常艰难。或许早已习惯了全年无休,习惯了“紧急出动”,习惯了24小时“不打烊”,也或许早已将“为生者言为死者权”融入血液,天津市津实司法鉴定中心一这支为保障中国法治建设默默“逆行”的司法鉴定队伍,毅然选择坚守岗位,用实干诠释忠诚,用行动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助威!  相似文献   
169.
柏立席 《人民公安》2011,(21):36-37
车祸现场,死者身上无碾轧、跌撞痕迹,无任何划破印记,地上也无撞击所至的其他散落物,死者身边还倒放着一辆完好无损的自行车。是车祸?还是凶杀案?人们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70.
王全弟  李挺 《法治研究》2011,(11):43-48
死者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也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但是,死者死后仍然有某些人格利益尚存,这些利益有受到侵害的可能性,有值得法律保护的价值。我国的司法实践、理论学说和国外的立法、学说、判例均支持对死者人格精神利益的保护,并存在直接说、间接说和混合说的分歧。在正确处理与言论自由、历史研究和艺术创作等利益衡量的关系基础上,应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的"民事权益"作扩张解释来对上述利益进行保护,并应明确保护范围、保护主体和保护期限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