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63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刑法修正案八》将违法实施器官移植的行为入罪,但器官移植中捐献者承诺作为器官移植的正当化依据之一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死体器官移植为视角,通过日本的器官移植案例引出捐献者承诺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死者人格权的角度说明捐献者承诺阻却侮辱尸体罪的成立事由,其次分析我国器官移植中的承诺优先权问题,最后建议借鉴日本的"器官捐献卡"制度,以完善捐赠者承诺的意思表示,促进我国移植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2.
我是法医     
张志浩 《江淮法治》2011,(14):51-53
法医似乎距离大众的日常生活很远,血腥的凶案现场,残忍的罪犯,冰冷的解剖台,这些意象不可避免地围绕着人们对法医工作的想像。“敏锐的思维。正直的心灵,透过血腥看见你……”法医就是这样一种职业,穿行于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之间,代替死者向活人说着他们来不及说出的话。  相似文献   
173.
莫特  繁星 《民主与法制》2011,(19):39-41
2010年5月19日上午9时整,是吴小强为祖母定好的下葬吉时。然而。当祖母的灵柩被村民们抬到下葬地点时,却发现一群绿头苍蝇从已挖好的盛放灵柩的土坑里惊飞而起,一股恶臭随之扑面而来。土坑里为何会有污秽之物?是人为还是意外?不干不净下葬。这是对死者亡灵的亵渎,是生者十分忌讳的事。  相似文献   
174.
繁星 《检察风云》2011,(10):56-57
公序良俗受法律保护,任何有违公序良俗的行为。道德会谴责,法律会说“不”。尊重死者,是传统的要求,是伦理的要求,也是人性的要求。因尊重死者形成的风俗、形成的惯例,应当归于善良风俗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5.
冤魂出水记     
王健根  谢磊 《人民公安》2011,(22):50-53
一起绑架杀人案,经过民警缜密侦查,犯罪嫌疑人很快落入法网,并供认死者尸体沉于一水库,可浩瀚的库底捞尸,犹如大海捞针。  相似文献   
176.
老父亲去世了近两年,亲生女儿竟然一点都不知情,原来是继母在领取抚恤金后,生怕死者亲女向自己索要,因而刻意隐瞒了死讯。死者亲女在得知实情后,怒将继母告上法庭,要求分割抚恤金2.1万元。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近日审理了这起离奇的抚恤金分割纠纷。  相似文献   
177.
一句不经意的粗口,竟导致邻居命丧当场;签订了和解协议事后却觉得吃亏而反悔,当事人因此陷入死者亲属追索赔偿金的诉讼。双方的诉求看似都有道理,法院会支持哪一方呢?语带"粗口"诱发猝死2012年12月,杨之光搬入江苏省镇江市某小区的住宅内。刚入住没多久,楼下的邻居张泉就找上门来,说杨之光家装修后,  相似文献   
178.
王浩 《江淮法治》2011,(20):26-27
老汉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花钱请好友活埋了自己。如今,死者的好友被捕,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  相似文献   
179.
耿靖然 《检察纵横》2012,(10):48-49
许多亲人为死者送葬时,为祭奠、追思逝者,往往将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放入墓穴。  相似文献   
180.
陶杰 《南风窗》2010,(25):93-93
<正>中国人的丧礼,其实"去中国化"已久,献花、燃点烛光之举,接近西方的仪式,本来只有致送挽联,是对中国文化的保留,可惜中文水平一落千丈,中国人灵堂的挽联绝迹已久,只千篇一律,皆"沉痛悼念××同志"之类,挽联没有了,生前八股词汇,死后也官样文章。挽联是中国对联文化,除贴于庙宇梁柱之外的另一支。对联把单一方块字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中文的妙处,但以文字游戏居多,又因为喜庆,尤其俗套:新春写的是"天增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