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古语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构建和谐企业,要坚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兴人的人本理念,维护人的正当权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形成一个尊重人、依靠人的正确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首先要解决好尊重人、依靠人的问题。尊重人,就是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尊重每一名职工的人格、权利,包括个性、隐私、兴趣爱好等。依靠人,就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不动摇,真心实意地相信和依靠广大职工,注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著名的霍桑实验表明,人在受到尊重、受到关…  相似文献   
22.
任振鹤 《中国减灾》2013,(8X):58-58
<正>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把支持和推动咸宁市实现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构建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上升为省级战略。全面推进省级战略咸宁实施,加快建设人人向往的明星城市,是我们的"咸宁梦",是"中国梦"、"湖北梦"的咸宁篇。承载期待、寄托希冀的"中国梦"、"湖北梦"、"咸宁梦",实质上是广大人民的幸福之梦。在追梦、圆梦的道路上,全市各级干部必须切实做到民本意识深、民生情怀浓、民政能力强。民本是永恒的主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  相似文献   
23.
解文 《中国人大》2010,(4):35-35
在中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农为民本,本固民安。”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农”乃“万世根本”,是最贴切不过的了。只有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取向不动摇,万世根本的“三农”才能根基永固。  相似文献   
24.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秦汉时期,就形成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这个地广人多、历史悠久的国度里,我们的先人创建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其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管理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重民思想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历史中,在古代统治阶级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管理活动中,绵延不息,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经验之一。 马克思曾说:“管理是国家的组织活动。”古代一些杰出的政治家、有识之士一般都承认“治国有道”。诸如儒家认为“治国无以礼,犹无耜而耕。”①道家主张“无为…  相似文献   
25.
钱彤  徐松  马勇 《当代广西》2007,(7):16-16
棚户区、贫困生、征地补偿、抑制房价上涨……“这些词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足以体现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民困的了解。”全国人大代表刘赐贵说。今年的两会  相似文献   
26.
王庆  张超 《中国审判》2014,(5):40-4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利益无小事。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题,是各级人民法院一以贯之的实践追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已经成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共同司法实践。本刊本期特别推出涉民生司法工作专题,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审级法院的先进经验展示人民法院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7.
《党课》2011,(5):52-52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唐太宗的这句千古名言,相信大多数人并不陌生。正是在“民为邦本”执政思想的指导下,唐朝才得以在百废待举、民生凋敝的基础之上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相似文献   
28.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提到,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民惟邦本【释义】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出处】《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引申】民惟邦本,有时也作"民为邦本",这一思想反映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夏书》的佚文有"后非众无  相似文献   
29.
复兴不是复旧或回归,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重铸中国人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以和为贵、民为邦本、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思想  相似文献   
30.
民为邦本”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封建明君虽认识到水可载舟覆舟,但不能从根本上认识人民的作用;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虽认识到要让四万万人做“皇帝”,提出三民主义,但对人民的认识仍缺乏全面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坚持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并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的胜利。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