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9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9篇
世界政治   1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79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10年的夏天,日本政局很不安宁。民主党执政九个月来一路坎坷。6月2日,鸠山由纪夫和小泽一郎突然辞去日本首相和民主党干事长之职。6月4日菅直人刚当选日本首相不久,民主党又在7月11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败北,再度形成日本朝野分别控制众参两院的“扭曲国会”局面。这使民主党执政地位受到严重削弱,菅直人内阁前途多舛。未来日本政局变动和政策走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2.
今年3月14日开始,支持泰国前总理他信的“红衫军”在曼谷掀起十多万人的大规模示威,用“洒血总理府、民主党总部和总理官邸”、车队游街等方式逼迫政府下台。泰国政府全力应对,双方均不愿做实质性让步,政局再度陷入难解危机。  相似文献   
103.
我们该如何理解“占领华尔街”这场声势浩大的示威运动?奥巴马总统说:“我认为这场抗议表达了美国人民的沮丧之情。”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说:‘愿上帝保佑这些年轻、富有感染力、精力专注的人们。”当然这是政治人物的表态,不过它体现了民众对政治持续施加影响的直接效果。  相似文献   
104.
今年2月2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特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提出"财政悬崖"(Fiscal Cliff)概念,要求美国国会尽快解决这一"紧要问题",强调如任其发展可能拖累美经济复苏。自此,美政界、舆论、商界对此概念展开激烈争论,并引发全球关注。由于民主、共和两党诉求存在较大差距,且大选前聚焦点  相似文献   
105.
2009年8月,民主党取代了长期垄断日本政坛的自民党,为国内的政治改革送来一缕清新之风。鸠山政权试图摆脱美国对日本的政治束缚,外交政策上强调与东亚国家及地区的合作关系,并暂时缓和了因领土争端而陷入僵局的日俄紧张关系。但是,随着鸠山政权的倒台,以及此后的民主党政权逐渐回归"向美一边倒"的保守主义政治态势,致使日俄领土争端急速升级,双边关系的维系也仅停留于经济窗口的沟通。  相似文献   
106.
该文指出,发达工业民主国家正面临一场施政能力危机,全球化正在不断扩大选民需求与政府施政能力之间的鸿沟,除非主要民主国家能够恢复其政治与经济偿付能力,否则它们所代表的模式将失去吸引力。文章改编自作者于2012年出版的专著《无人称霸的世界:西方、其他新兴国家与未来的全球转折点》(No One’s World:The West,the Rising Rest,and the Coming Global Turn)。  相似文献   
107.
杨伯江 《外交评论》2009,26(5):12-16
民主党上台给日本带来“平成之变”,但真变假变、形式之变本质之变相互混杂,难辨究竟。就政坛格局、政党政治层而言,日本无疑朝两党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这是否一定能导致日本发展模式、外交政策的深远变化?判断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108.
姚亿博 《当代世界》2015,(12):79-80
<正>2015年10月19日,"枫叶之国"加拿大举行第42届联邦大选。选举结果显示,有"百年老店"之称的自由党取得压倒性胜利,以压倒性过半的184个国会席位赢得大选,并将如愿以偿地组成多数党政府。相比之下,略显疲态的现执政党保守党仅获得99席,和自由党同为左翼的新民主党也只获得44席。本届大选从最初的"三足鼎立"到选中的"扑朔迷离",再到选前自由党的强势崛起,反映出加拿大国内人心求变、期待革  相似文献   
109.
2009年9月,鸠山由纪夫成为日本首相,组建鸠山内阁,实施了诸多政治主导改革措施,意图实现消除政府执政党二元体制、重塑政官关系的目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选民-政治家和政治家-官僚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对鸠山内阁时期民主党政权的“政治主导”改革进行了全面分析。鸠山内阁时期的政治主导改革损害了选民、政治家、官僚三方利益,产生了委托人信任危机、加剧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懈怠,增加了代理损耗。从选民-政治家委托关系来看,由于选民对鸠山内阁产生信任危机,鸠山内阁支持率急速下降,间接导致民主党2012年众议院选举失利。从政治家-官僚委托代理关系来看,政治家一味抵触省厅官僚,导致官僚的消极怠工与暗中抵抗,加速了鸠山内阁总辞职步伐。因此,可以认为鸠山内阁时期“政治主导”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结果来看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10.
姜琳  韩伟 《当代世界》2008,(12):32-34
2008年11月5日,耗时近两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新统计,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共获得365张选举人票和53%的普选票,麦凯恩仅获得162张选举人票和46%的普选票;在同时进行的国会两院改选中,民主党分别获得参议院100席中的57席和众议院435席中的255席,继续控制国会且优势进一步扩大,奥巴马高票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第44任总统,将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职。本次大选是美国发展到关键阶段举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选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