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3篇
  免费   52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142篇
世界政治   5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5篇
法律   15114篇
中国共产党   1464篇
中国政治   7463篇
政治理论   1000篇
综合类   5192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934篇
  2014年   2179篇
  2013年   2059篇
  2012年   2198篇
  2011年   2507篇
  2010年   2184篇
  2009年   2369篇
  2008年   2527篇
  2007年   2070篇
  2006年   1772篇
  2005年   1578篇
  2004年   1355篇
  2003年   1302篇
  2002年   1130篇
  2001年   941篇
  2000年   923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杨涛 《探索》2005,(2):188-190
本文对民事主体制度体系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梳理分析,通过对权利能力的法哲学分析和诠释,挖掘背后的文化思想底蕴和法理依凭,辩明了民事权利能力的价值基础和真实内涵及其对于建构我国民事主体制度框架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82.
因病短期无法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户口应迁回家庭所在地,由本人提出申请,当地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参照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临时生活困难求助。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作出上述规定。  相似文献   
83.
以人为本正成为社会的主要理念,刑法虽然是最严厉的法律,也应当体现和反映这种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进行人文立法和人道主义司法,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性化法律。  相似文献   
84.
赵玫 《公安教育》2002,(4):32-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这两条规定是《国家赔偿法》的立法依据和立法目的。经过7年多的司法实践,证明当时立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当前的司法实践相去甚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赔偿立法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仅就国家赔偿法中关于刑事…  相似文献   
85.
本文针对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在对法治的研究中,肤浅地把法治等同国家机关以法治国的倾向,从立法的主体、法治的内容、法治的最终目的以及国家机关的监督等方面,论述广大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他们的法律实践活动同国家机关的执法活动一道构成了法治的全部内容。丈中论述了广大人民通过立法和诉讼推动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对目前束缚和阻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6.
立足于我国当下公司法修改的背景,主张以改革的姿态即以几个重要的现代化理念来指引这场变法运动:应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重在监管”之理念、注重正当化程序设计、以国际化的立法思维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87.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必不可少的权力,它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但是行政 自由裁量权在现代国家权力中的扩张使其在运行中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本文要探讨的则是行政程序及其法制化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常态运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政策》2002,(4):62-62
  相似文献   
89.
本文通过介绍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行政机关登记备案行为性质、内容及引发的后果,阐明在房地产经济成熟的今天,行政机关登记备案行为越发表现的局限性以及对该行为之修缮意见。  相似文献   
90.
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司法实践没有很好的区分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和物权变动的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法律事实,对于未办理房屋过户登记的,多数的法院认为买卖合同无效。这影响交易的安全和效率,不利于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