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31.
葛凤章 《两岸关系》2011,(11):28-29
《两岸关系》杂志开展"家国传情团圆——两岸家庭老照片"征集活动的消息,把一件20年前的往事再一次浮现到我的眼前。好一阵翻箱倒柜,我找到了那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年代久远,照片已不那么清晰,然而,当年我陪上海著名老报人冯英子先生到机场去接女儿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2.
董彦斌 《政法论坛》2012,(5):140-148
民初宪政呈现四种光谱:君宪派崇保守;孙文革命派崇急进;袁世凯执政派崇威权;宋教仁、汤化龙等法政人物崇稳健。保守主义强调向后看,但这种向后看,实为一种激进。保守主义的误区,是过于迷信权威,认定只有皇帝的权威和君主立宪的方式,能够维系秩序稳定。急进主义的误区,是过于迷信破坏,辛亥革命的成功,让他们以为不断破坏就能达到目的。威权主义则太过崇尚秩序。为了捍卫秩序,袁世凯已经与他在清末孜孜以求的立宪越行越远。如果秩序成为了解散国民党和议会的理由,则此背离宪法和自由的秩序,已经异化为威权主义的高压状态。稳健的声音相对微弱,当各派各执己见,忽略共识,以偏见推政见,高扬宪法之名,而并不重视宪法之时,稳健派们,大皆书生,拥有的只不过是珍视宪法价值的"书生之见"。但其柔性与刚性的结合,其对激进与威权说不的中间路线,成为史上值得汲取的宪政智慧。  相似文献   
133.
《人民公安》2013,(23):59-59
“中国报人散文羹曜全国唯一一个以“报人”为主体的散文大奖,由《美文》杂志、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联合主办,面向海  相似文献   
134.
劳乃宣是清末民初有一定影响且经历复杂的人物。他在直隶省担任知县约二十年,并入幕多年,后入京为官,又担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署学部副大臣等职;民国建立后,劳氏以遗老自居,力主尊孔,敌视民国,主张复辟清室。迄今在90年间,研究劳乃宣的专著尚付阙如,论文约有20余篇,主要分总体研究和专题研究两类。专题研究主要围绕着劳氏的语言文字成就、法律思想、教育实践及其思想、古筹算学等方面展开。对劳乃宣研究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为今后深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学界对劳乃宣的研究上关注不够,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5.
民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使男女平等和婚姻自主等思想得以提倡和确认;资本主义民族经济的发展,促使部分妇女走出家庭,走上社会谋生,从而为妇女婚姻法律地位的提高打下了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民初妇女的觉醒,使更多的妇女开始为争取平等的婚姻权利而斗争,为提高自身的婚姻法律地位而斗争。  相似文献   
136.
清末民初是20世纪中国文学新传统形成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在中国意识的影响下,中国文学的文学观念、制度建构和审美趋向等方面都出现了有别于古典文学和西方文学的新传统因素,诸如文学功能的历史化、文学建构的社会化和文学演进的尚武化等都较大地改变了文学书写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37.
在清末民初的政坛和社会转型的巨变中,唐绍仪是一位大起大落的著名人物.在少年时代,他以幼童身份出国留学,被撤回国后辗转进入仕途,由最初清王朝的一般涉外官吏,累迁至对外事务大臣.辛亥革命以后,他以“拥袁共和”的形象出现在南北议和的舞台上,并荣任民国首任内阁总理.此后,他为谋求共和统一而四处奔波.面对袁氏及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他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袁、护国护法的道路.作为一名留学生出身的年轻的新型外交家、政治家,他竭力维护民族权益,为民主共和政治而不遗余力.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唐绍仪因势利导,纵横捭阖,鲜明地留下了新型的政治家、外交家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8.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笔者校友、贵阳报人朱曦辗转寄来一份1946年1月28日出版的第48期《大学新闻》,这可是台湾中央图书馆都未曾收藏的。由于是土纸印刷,年代久远,有些印字已模糊不清了,笔者如获至宝,不仅复印备份,还逐字抄写,使这份《大学新闻》基本保存了下来。后来,原版报纸在邮寄中不幸遗失,而作者的这份收藏也就愈加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9.
报人瞿秋白     
张家康 《世纪风采》2014,(10):15-19
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曾有过一段不平凡的办刊生涯。五四运动时,他因呼唤民主而编辑《新社会》,后又为《晨报》特派记者,前往莫斯科,并缘此而走上马克思主义者的求索之路。回国后,他义为中国共产党编辑了许多报刊。他青春年华的精力、智慧、才气,都无私地奉献于此,这些报刊是他绚丽灿烂人生的最具典型的实证。  相似文献   
140.
新书推荐     
《浙江人大》2012,(12):75
《国家的中国开始:一场革命》李鸿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7月版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中国政治发生的剧烈变化。作为记者,作者以新闻方法写史,记录这场冲突中的人与事,以新闻的方法论观察这场革命。全书包括慈禧爱新觉罗家族的国家危机、康有为王朝权力的结构崩裂、戊戌变法与晚清政治生态、孙中山现代中国的革命路径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