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51.
将1840—1949年间比较活跃的中国著名报人进行数量统计与地理分析的研究发现,近现代报业人才集中分布于中国华北和华东、华南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地区的少数几个省份,西北地区较少。人数上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居多。其中北京、上海是报人最大的集中地,也是报人的重要活动区域,近现代报业人才的地理分布区域既与近现代中国政治活动中心关系密切,又体现了中国各地的文化与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252.
《小康》2009,(5):37-37
第1代 詹天佑 1872至1875年,清政府送120名12至15岁幼童赴美留学。这批幼童成为了近代中国留学之先声。在这批归国少年中.有不少以后成为清末民初的优秀人才.如民国初年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清华学校首任校长唐国安、中国铁路第一人詹天佑等。  相似文献   
253.
徐强 《法制博览》2009,(18):69-69
清末民初的时候,报纸在中国无疑属于“新鲜事物”。因为薪鲜,所以淳朴,没有老于世故的面孔。没有虚伪圆滑的宣传技巧,也没有叠床架屋、连篇累牍的八股腔调和官样文章。人们对报纸的期望,大概也是很高的。其时,有人模仿杜牧《阿房宫赋》的格式,写了一篇《报馆赋》,其中一段是这样的:“一事出,各报举。白纸一上。面如灰土。呜呼!开报馆者,警世也,非报也。登报者,报也,非虚言也。嗟夫!使报章一秉乎公,则足以服人。人苟有一技之长,则递一条告白,数日而成名,谁得而埋没也?”这段话表明,人们在当时已经认识到,报纸追求事实真相,注重社会公益,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可以达到广泛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54.
解放 《传承》2009,(17):38-39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著名的才子叫王闿运(1833-1916),字壬秋,别号王湘绮,湖南湘潭举人。王壬秋饱读诗书,淡泊功名,加之他处在清末民初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无法施展抱负,但又不甘屈于人下,生性落拓不羁,风流洒脱。王壬秋在仕途上基本是个布衣,虽是布衣,但他却敢睥睨王侯将相,在清末民初留下许多佳话。  相似文献   
255.
王淼 《世纪桥》2009,(6):47-50
我国在20世纪30、40年代曾有一位蜚声新闻界的名报人许君武,因其体貌特征突出,头特大,有异貌,人皆呼为“许大头”。抗战时在重庆,蜀中小儿嬉戏呼为“开山脑壳”,许不以为忤。1936年在南京时,著名漫画家高龙生为其作一漫画,大头在帽店购帽,无一合适,扔了遍地的帽子,摊手叹曰:帽子难买。一时文化人引为雅趣。  相似文献   
256.
小时候,每当得到了一样只能由一人享受的好东西而我们是两个人时,就要做个小游戏来决定谁是幸运者。如你所知,这种把戏叫做“石头、剪子、布”,这三种东西循环相克,你出其中某一样,正好被别人克住,就失败了。这种游戏有个古老的名称,叫做“百姓、洋人、官”,我相信这名称是清末民初流传下来的,当时洋人怕中国的老百姓,中国的官又怕洋人。  相似文献   
257.
朱宗震 《各界》2011,(6):74-78
晚清民初,国家走向大乱之世,程德全明白清王朝已无可救药,国家前途只有另谋生路。于是,他开始改变施政方针,不再以挽救清王朝为目标,而是以维持地方秩序、保护地方经济和人民安定的生活为目标,扬弃了传统的“忠君爱国”观念,最终成为第一个反正的前清大吏。  相似文献   
258.
在老北京,老字号在大栅栏最为集中。大栅栏一条街,并不长,只有275米,宽也就是5米左右。在这样一条短短的街上,清末民初两旁挤满了80多家店铺,家家都是老字号,这在北京城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相似文献   
259.
王凡 《党史纵横》2007,(10):26-31
吴建民大学毕业后,被外交部选中留在翻译班里深造,直到1961年才走上工作岗位.但他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不在外交部.而是被借调到团中央外派到在匈牙利的世界青年联盟总部作翻译.4年后他奉命回国,真正走进外交部.  相似文献   
260.
民国甫立,政治与法制“咸与维新”。然而,大理院在处理离婚问题的法律之时,并未完全接引西法,而是沿袭旧法,适当修正,在社会突变之际并未让法制也随之起舞,其理性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