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丁东 《法制博览》2010,(19):78-78
今晚不放人,明天就登报 抗日战争时期,长沙失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举行记者招待会,军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吞吞吐吐,以军事机密为由不肯说明真相,引起在场记者一片鼓噪。财政部长俞鸣钧、行政院参事张平群欲出面解围,伏公报》王芸生起来嘲笑说,“这是什么话!究竟机什么密啊!抗什么战啊!走吧,不听这个招待会了!真是岂有此理!”说罢,与会记者纷纷随他退出了会场。  相似文献   
82.
刘崇佑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崇佑(1879—1941),字厚诚,号崧生,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清末民初立宪派政治活动家、民国时期著名的进步律师。刘崇佑清末民初曾活跃于中国政坛,但史学界目前对其政治  相似文献   
83.
马蕾 《传承》2009,(1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84.
马蕾 《传承》2009,(22):70-71
茶叶历来为我国出口大宗,19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的崛起,华茶的国际市场份额被逐渐蚕食。面对这一颓势,中国社会各阶层采取了多方面的挽救措施,试图全面整顿华茶。世博会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增加华茶国际知名度、扩大华茶外销市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促进着清末民初的中国茶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85.
清末民初,当账局、票号等传统银行因新式银行的竞争排挤及金融危机的冲击而衰败下来的时候,资力相对弱小的钱庄业却能经受住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而继续发展,显示出不可小觑的竞争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值得现阶段的中小银行总结及借鉴.  相似文献   
86.
林小波 《前线》2010,(5):69-71
<正>作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者,邓拓同志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对如何做好编辑工作留下了大量丰富的论述,尽管邓拓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尽管邓拓的报刊  相似文献   
87.
清末民初,活跃于西宁诗坛的除了李焕章、基生兰等外,朱耀南亦为其中翘楚。年已耄耋的朱世奎先生是我省知名学者,是朱耀南之孙。  相似文献   
88.
清末民初中国人留学俄国的活动,是百年中国人留学史上最富有特色的篇章之一.自19世纪下半叶起,受其时国际国内形势等因素影响,在清政府的推动下,中国人留俄活动渐次兴起,陆续有中央、地方派遣的各类型官费、自费留学生赴俄国求学深造,而相关留学管理体制也随之建立与完善.这一留学活动不仅首开中国学子赴俄求学之先河,培养出一批精通俄文的外交、外语人才,而且开辟了近代中俄教育交流乃至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并为后续中国人留苏活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9.
清末新政催生了中国的近代警察制度,现代意义上的户政管理也在实践中逐步成熟。户政管理作为警察制度的重要职能,在清末民初的历次人口普查和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前期警力不足和水平低下,户政管理呈现出混乱状态,人口数据的准确程度不高,这一现象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才有所改观。  相似文献   
90.
晚清民初,英语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传教活动、学校教育、书籍出版及报刊发行等.英语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开放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