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5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何明洁 《学理论》2009,(24):51-53,58
本文化与异文化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学关注的重点。“他者”的地位在人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位置。本文结合《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书,对人类学历史上不同时期“他者”地位的变化进行梳理,借此帮助我们理清19世纪以来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大致脉络,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人类学的实验时代。  相似文献   
32.
民族志诗学与民族志实践,对少数民族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启示。少数民族典籍外译最具操作性的途径是由懂汉语和外语的译者与既懂汉语又懂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合作,以汉语为中介语进行翻译,并把充实的民族志背景信息融入其中。民族志诗学提倡的"可表演性",使译本保留原文本的"活态"特征,对少数民族典籍外译的策略选择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33.
民族志是人类学用于学科实践和研究的范式。它的转型和转变也成为学科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具体体现。在古典时代,人类学侧重于人类的原始形貌,“原始(野性)民族志”成了一种代表性类型。现代民族志则以反映客观事实的照相机式的“科学民族志”为标志。阐释人类学以释放主观性为特点的“实验民族志”成为近几十年人类学的代表性范式。近些年来,一种新型人类学范式悄然出现——博物民族志(“多物种民族志”)成为代表。作为新的价值追求,面对当今世界的“生态—生物—生命”危机,致力于建构以“三生话语”为主轴的民族志范式,突出了“边缘形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4.
务伊琼 《学理论》2012,(21):52-53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研究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一方面确立了功能主义人类学把田野作业、理论、民族志等三要素相结合的范式;另一方面强调了体谅世界,反思自身这一人类学研究伦理。对人性的关注可以说是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目标,站在这样的立场上探索人类学的实践意义才有可能保持其永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5.
美国人类学家戈登威泽最早提出内卷化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内卷化,是指在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后,文化研究通过研究方法的创新,使得其文化内部更加精细化,突出表现在文本对人们日常生活文化细节的关注。文章对西方学者有关内卷化和民族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当前国内文化研究进行了关联思考。与人类学民族志不同的是,文化研究的民族志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特征,它在研究者、被研究者共同反思的基础上强调研究文本的语境。文化研究民族志的特点表明可以加强对日常生活文化细节的把握,使得这一民族志成为文化研究内卷化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36.
合作的想象     
民族志进行反思的过程,包括了对田野研究中民族志学者与当地报告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对与民族志文本伴随始终的想象特质的正视和承认,以及对民族志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在全球化的当下,人类学的民族志民族志学者和对自己的角色有主见、有认识的地方合作者共同制造的想象,而民族志的功能则是对这种合作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作为一个媒介而不是真理的知识,让人们能够了解、研究这种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37.
源起于西方人类学学理的音乐民族志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民族音乐的理论武器和方法,随着我国1980年代后的学科发展,民族音乐研究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从传统乐书描述到音乐集成(方志性专志)编纂,再到音乐民族志的书写,进行着音乐民族志化的方法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8.
灰色青年群体在城市、乡村和流动社区中都有存在.本文以浙江T市的J区、L区以及L区的S籍人控制地M村作为田野地点,采用"多点民族志":(multi-sitedethnognphy)方法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城市、乡村和流动社区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39.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作为居住地境内少数民族基础社区内部自治结构之一,既镶嵌在主体民族内部,又普遍具有高度跨境群体网络、认同与社会阶层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究竟该如何理解跨境治理维度及其内部社会分群的有机发展范式?这里提出新的动态社交网路与静态社团组织会籍身份管理混合研究方法,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社区跨境族群身份认同建构治理的研究基础,希冀通过研究方法的创新为中国的跨境族群社会分群与内部结构发展范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人类学的田野民族志得重新返回到人的问题上来理解, 人是在社会与文化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互构中完成其波动性的生命历程的。 对人而言是波动性的存在, 对社会而言是一种结构化, 而对文化而言则是一种重构性。 人类学需要一种田野八式的扎实田野,同时也需要线索民族志的问题解决, 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微信民族志的新文化书写。中国人类学家在这方面必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