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1篇
各国政治   224篇
工人农民   116篇
世界政治   4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3篇
法律   1423篇
中国共产党   7498篇
中国政治   14096篇
政治理论   1704篇
综合类   370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875篇
  2014年   2711篇
  2013年   2491篇
  2012年   2650篇
  2011年   2662篇
  2010年   2532篇
  2009年   2505篇
  2008年   2377篇
  2007年   1621篇
  2006年   1636篇
  2005年   1278篇
  2004年   1230篇
  2003年   1042篇
  2002年   753篇
  2001年   622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一、关于民族共性与民族个性的问题 (一)民族不同于种族,不同民族可能有相同的"本源"血统,相同的古老祖先.世界上许多民族(如汉族和藏族)都是由若干民族融合、进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2.
6月20日至21日,乐山市政协召开常委会议,专题协商在创建国际旅游城市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好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作用。乐山富有历史文化底蕴,中心城区座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古城建设依山傍水,城堤合一,倒影萦回,凤凰展翅,别具风采,乌尤离堆、乐山大佛、麻浩崖墓,乌尤寺、凌云禅院,东坡楼、灵宝塔、沫若堂,文庙、万景楼,上至战国、秦汉时代的石刻、古墓群,下到民国年间的名人旧居,隋唐以来的古窖址、古佛洞、摩崖造象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厚的人文资源,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现实与历史一脉相承,古城、江河、大佛、绿心、山水融为一体,名山、名佛、名人、名城交相辉映,构成了乐山特有的地方文化气质和神韵,1994年,乐山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83.
20 0 1年 12月 ,中国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国 ,根据入世承诺 ,在入世三年后 ,我国将取消地域限制 ,全面开放寿险市场。这一承诺使基础薄弱的民族寿险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回顾寿险业的发展历史入手 ,着重分析寿险业的现状。总结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以求抛砖引玉 ,记清形势 ,趋利避害 ,使民族寿险在承诺保留的时间内发展壮大 ,全面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84.
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中甸县,2001年12月由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香格里拉县。来自各方的专家和学者们经过近9个月的考证,认为中甸县就是1933年詹姆斯·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提到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目前,这里以其有如世外桃源一般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藏文化成为了著名  相似文献   
185.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产出率高、就业容量大、关联度强等特点,发展旅游经济不仅能为贫困民旗地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容易成为落后地区实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层次及快速摆脱贫困的捷径。本文结合花垣实际,就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6.
一、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就必须千方百计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是落实好民族政策的核心 民族宗教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制约翁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五个方面: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粗放、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解决上述问题,一靠自力更生,谋求自身发展;二靠充分利用党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抢抓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走好“突破瓶颈、突显优势、突出特色”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都渴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中巴关系堪称国与国关系的典范。自1951年5月21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在两国历代领导人的共同培育下,中巴睦邻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双边合作富有成果,已经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维护亚洲和平与稳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的理解与和睦。两国开展的广泛互利合作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两国人民开辟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8.
189.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生活在这片辽阔富饶的国土上的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团结、平等、共同繁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我党依据这一基本原则,针对我国民族众多且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五十多年的实践表明,这一制度在解决民族关系、化解民族矛盾,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少数民族自治权的行使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勿庸置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所表现的巨大的优越性已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要随着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1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