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118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国学经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1842年被充军伊犁时写下的诗句。表达虽然自己蒙冤受屈被谪贬边疆,但只要做对国家有利的事,将不顾个人生死祸福为之奋斗。这一诗句是林则徐不屈压力.封禁鸦片,舍身报国的生动写照,凝聚着为国家、为信念、为正义舍生取义的精神。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依然要用这种精神捍卫理想和信仰,并为之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52.
韩延明 《党史博采》2020,(4):15-19,30
英语是联合国指定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第一语言。多年来,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盎然。他曾诙谐地说:对英语,"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斯诺夫人海伦在其回忆录《我在中国的岁月》一书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民族英雄,是中国的缩影。……他有着同样的学而不厌的欲望;他甚至在70年代还学习英语,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53.
张立 《传承》2014,(4):48-49
"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促使了国内主战力量的联合,迫使蒋介石内外政策转变。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着眼,这场事变是历史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恰如张学良、杨虎城在这场政治角逐下的遭遇,既有二人性格的使然也有现实的不可抗拒因素。  相似文献   
54.
正冯刘这两位保家卫国、功勋盖世、震撼西方的传奇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尤其在积贫积弱、动辄割地赔款的晚清,敢于以武力对抗西方列强,打败用洋枪洋炮武装到牙齿的侵略军,更是难能可贵。得到钦州市委党校吴龙章老教授和廖坚副校长的引路,我有幸参观中国近代两位著名爱国将领冯子材、刘永福的故居。作为冯子材重组萃军开赴抗法前线的总部,冯子材故居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占地面积64350平方米,位于钦州市  相似文献   
55.
明清之际,台湾为荷兰殖民者所占领。永历十五年(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经过八个月的激烈战斗,荷兰总督终于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推行屯田,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6.
落日余晖中,我又一次站在民族英雄于谦的祠前,感受他“社稷为重君为轻”的铮铮铁骨,体味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磊落胸怀,怀想他那“清风两袖朝天去”的清白人生。六百多年的时光已凝缩成一段历史,但历史不会忘记这位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救时宰相”,不会忘记这位两袖清风的清官,也不会忘记这位以社稷为重却终遭不测的悲壮人物。《明史》写下了“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的赞语,给予于谦很高的评价;清朝诗人袁枚写下了“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西湖重”的诗句,传颂着人们对岳飞、对于谦的敬重。如今杭州人民重修了于谦祠和于谦墓,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于谦,是杭州人民的脊梁,杭州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57.
被中共中央誉为“中华民族英雄,共产党人好榜样”的彭雪枫将军,抗战时期在新四军中率先建立第一支骑兵团。这支部队在彭雪枫的关心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纵横驰骋淮北平原的抗日精锐之师。  相似文献   
58.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59.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这首《满江红》壮怀激烈,传唱千年。 众所周知,岳飞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民族英雄,他驰骋沙场、精忠报国的英勇事迹成为传世佳话。  相似文献   
60.
"千里击强虏,剑吼长城东。壮岁国难死,悲歌燕赵风。"这是电影《剑吼长城东》的主题歌。片中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主人公鲍真,原型就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十三团团长包森,一位威震敌胆的抗日民族英雄。他的抗日传奇被传颂至今。包森原名赵宝森,陕西蒲城县人。学生时代的包森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很早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学潮运动。1932年2月,包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5年后,他赴延安抗日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