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民族融合是南疆三地州城镇化的特殊使命。城镇化对民族融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推进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带来了不同民族人口的集聚,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要从国家战略、科学定位、整体规划、对口援疆、兵地融合、民生建设等层面统筹推进三地州民族融合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2.
兰强 《思想战线》2022,48(3):73
2001年2月和2004年4月,越南西原地区发生有组织的暴乱,企图成立“德伽自治国”,把西原从越南分裂出去。越南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平息了暴乱,并以此为契机,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西原地区的民族融合。政治上,从顶层设计、政策制度、人才培养到干部任用等都向少数民族倾斜,注重发挥少数民族精英的作用,加强对福音教的管理。经济上,依托政府搞脱贫,依托市场谋发展。文化上,尊重、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文化融合。外交上,以越美关系改善为契机,减少域外势力的影响。从西原地区民族融合的实践看,现阶段发挥作用最明显的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23.
民族融合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但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新时代意义,民族融合问题日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客家民系是民族融合的结果,经历了前奏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深度交融阶段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展现出了民族融合关于融合主体、融合形态与途径、深度融合的表现等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4.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融合、群体间不断扩大交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趋势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不同程度发展机遇,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国家认同危机、民族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5.
李少君 《党政论坛》2011,(12):26-27
站在马盂山下,我暗自惊叹,整个山顶就像一个大花篮,百花盛开,繁花似锦,五颜六色的鲜花将整个山装点包裹起来。我又好像掉进了一个自然的大染缸里,色彩斑斓绚丽,在各个山头闪亮,真是一座炫目的灿烂的殿堂。我为花草簇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满是浓郁的芳香,仿佛置身于一个刚刚打开的大香水瓶边。我开  相似文献   
26.
《学理论》2015,(29)
辽代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政权,其主体民族从数量上看在国家内部也是居于少数民族地位。辽代统治者对民族问题却处理得比较成功。有辽一代二百年,大部分时间里各民族都能够和谐共处,民族矛盾始终居于次要地位。这一方面归功于其成功的"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没有实行激烈的民族压迫政策,顺应了各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政治要求,因而得到各民族的响应和拥护;另一方面,宗教特别是佛教在辽代各民族间的广泛传播,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民族政策的润滑剂,共同的宗教信仰成为维系各民族团结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7.
作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以反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以民主形式独立自主决定是否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加入其它民族国家和民族融合为基本价值导向的理论,列宁民族自决理论的时代价值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但是,由于民族自决理论的时代局限、不自洽性、不周延性、辩证法阙如等局限的存在,使其族际整合效用的延续性不足,由革命理论向执政理论转型的有效性降低,适用范围大受局限,实践成本和政治风险大大增加.克服民族国家理论的局限,是保证和谐政治文化构建、促进多民族国家建构和民族融合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8.
《学理论》2013,(5)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民族融合的内生动力。我国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显著地包容性,从儒家文化,多元宗教文化,科技、文艺、语言、习俗等方南阐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对推动民族融合的重要作用,从而论证中华民族融合的内在文化根源,旨在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29.
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的马来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灿伟 《东南亚》2001,(4):46-50,56
仅占新加坡人口 14 1%的马来民族过去一直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但是 ,随着新加坡现代化进程的展开 ,马来人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其他族群的距离不断缩小 ,并最终成长为完全融入新加坡主流社会、具有新加坡人特质的新加坡人。本人拟对新加坡现代化进程中马来人的进步及其原因作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一新加坡自 195 9年实行自治后 ,即开始现代化过程。现代化进程的展开给新加坡各个方面带来急速而彻底的改观 ,使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传统社会走向成功的现代社会。在这一进程中 ,落后的马来民族同样追随着时代…  相似文献   
30.
彭阳新赋     
彭阳新县,朝那古邑。祖国西北腹地,宁夏南部山区。历史悠远,文化厚重,层峦叠嶂,清荣峻茂。气序时宜,物华天宝;水土沃润,人杰地灵。六盘山屹,茹河东流。人文初祖,荫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