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0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402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古代先问亲邻制度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荣 《法学研究》2007,29(4):131-141
田宅交易先问亲邻的制度在法律中出现始于后周时期,在宋元时期达到极盛。明清时期,国家律典对此不再作强制性规定,但在民间习惯中,先问亲邻的做法仍广泛存在。这一制度能最大限度地将土地保留在本宗族的内部,减小交易风险,并协调家族成员关系。它与现代民法中的优先购买权和相邻权等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2.
由于等价有偿原则不能完全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规律,其效力也未贯穿于全部民事法律关系,因此等价有偿原则不应再成为民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3.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项旨在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的制度。其适用范围一般限于以移转占有为公示方式的动产。不动产在共同共有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善意取得问题,但在其它情况下则不能产生。以登记为公示方式的动产担保物权也不可能存在善意取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公民对法律的依赖程度、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程度、法治文明的实现程度,都有赖于对人格权的保护和加强。而现行人格权的立法状况尤为堪忧,人格权的立法远远落后于社会生产关系,以至于大量的人格权侵害案件涌入法院,而法官往往面对如此多元的人格权侵害案件束手无策,对不属于《民法通则》所具体规定的各项人格权,要么采取  相似文献   
95.
民法起源于自然经济社会并历史地演进,维系着人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社会的基本存在状态;商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关于商品交换的法律规范,它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也为个体的自由和社会的解放提供着制度保障;经济法则是市场经济克服自身调节能力的先天不足而生成的矫枉过正之作。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生活的游戏规则,民法维持现状,商法谋求发展,经济法抑制变异,共同服务于经济关系的内在要求。而经济关系作为经济生活的背景,是将民法、商法、经济法从法的整体中划分出来的标准,也是三者法理具有可比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96.
我国在对民法进行研究的时候,法律关系可以说是主要理论体系,特别是在我国《民法通则》之中就有直接对民法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等内容进行阐述,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民法理论是研究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若要对民法进行研究的话,民事主体的人可以说是首要研究任务,而法律关系则是次要任务,而本文则是就民事法...  相似文献   
97.
目前正值物权法制定之际,这也许是对物权法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反思和研究的最好时机。很多概念和原则往往已在教学之中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如果对之缺乏清晰的历史认识和反思,就无法明了其产生的条件、意义及其在法律体系中的功能,难免受盲人摸象之讥。本期热点笔谈之目的,即是期望在这方面作一尝试,希望能为学界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也希望对物权法具体制度的研究有所裨益。本期笔谈由华东政法学院金可可博士筹划并组稿,在此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98.
徒芳草 《法制博览》2023,(15):21-23
伴随着人类社交媒介的更迭,各种信息的交汇融合越来越频繁,大数据技术更是使各种个体信息和隐私无处遁形。大数据技术给传统信用体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各种个人征信信息的侵权现象屡见不鲜。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征信信息的民法保护,要在厘清个人征信信息法律范畴的基础上,明确其法益结构,探究侵害个人征信信息的责任构成和责任承担形式,构建《民法典》为基本法律依托的个人征信信息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99.
[案例简介]石家庄市栾城县何先生的父亲生前合伙与人开办工厂,并于2004年3月向朋友李某借了1万元做生意。当时约定半年内还清欠款,并支付利息500元。但因生意亏损,何先生的父亲并未在约定期限内还清欠款。同年底,何先生的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他经营的工厂也随之破产。一些债主  相似文献   
100.
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对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者或其他进入经营服务场所的人之人身、财产安全依法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经营者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性质是过错责任,经营者过错的判断在“合理限度”范围内承担安全保障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