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293篇
中国政治   514篇
政治理论   64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毛时安 《传承》2012,(1):72-72
在“民生热”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一些“冷思考”。解决民生问题I必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必须注重民生问题的多面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2.
张杰 《学习导报》2013,(12):54-55
衰老,是我们每个人害怕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截至2011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亿,占总人口的13.7%,并在以每年3%的速度不断增长。去年,中国老龄委预测,我国老年人口将在今年突破2亿。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全球性难题,如何养老、何处养老、如何让百姓过上幸福晚年,也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我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赡养父母,晚辈侍奉长辈。然而,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老人的空巢率达49.7%,农村老人达38.3%。  相似文献   
143.
食品药品的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社会民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结合本职工作,确定了“当公众健康‘守护神’,做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者’,建设人民满意的‘食药监'”的活动主题,推行了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法。  相似文献   
144.
姚钦华 《政协天地》2011,(11):28-29
2011年9月19日,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取得重要成果,百亩试验田亩产达926.6公斤。振奋消息的背后是科学精神,当科学家把关切的目光投向百姓,投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民生问题,投向人民群众的重大利益诉求,获得的将是不息的科学生命,不竭的精神动力,不止的奋斗追求。  相似文献   
145.
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关注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树立民生为本的理念,做到在科学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46.
龙飞 《江淮法治》2008,(9):10-11
4月14日,芜湖市人大常委会拉开道路交通安全法执法检查的帷幕,这也是芜湖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开局之年围绕民生问题开展的监督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147.
石狮市政协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去年以来,市政协围绕民生主题部署专题调研任务,共组成19个课题组,深入到镇村和相关单位举行了50多场座谈会。历时半年共形成《加强我市沿海治安巡防和联防(护村)队规范管理的思考和建议》等19篇调研文章,并在市政协五届八次常委会议上以专题协商形式向市政府汇报了调研成果,得到市领导的重视和采纳。市政协还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涉及民生问题的7件建议案,全部得到市领导的批示,相关部门采纳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8.
陈小强 《重庆行政》2010,12(4):53-55
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内容,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重庆作为西部直辖市和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一直把民生问题的解决置于重要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民生政府的打造,作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初步显现出具有重庆特点的民生政府范式。  相似文献   
149.
民政战线和民政工作领域最能接近和体现民生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常年直接与弱势群体打交道,最能够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和呼声.因为,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求助部门就是民政!因为,民政工作职能众多,涉及千家万户,社会的方方面面,涵盖了人的一生,与群众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和群众性、社会性、基层性、政策性、广泛性较强的特点.显然,民政在百姓心目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0.
60年的艰辛拼搏和探索实践。波澜壮阔,催人奋进。新青海已经站在了一个加速起飞的历史起点上,正在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冲刺。暮然回首。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海的民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青海的面貌、青海各族人民的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秉持“小财政大民生”的超前理念,青海把改善民生作为当务之急,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注重解决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