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119篇
中国政治   300篇
政治理论   88篇
综合类   9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在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构筑新型乡村社会秩序、培育农村社会的新型公民主体、凝练和谐的农村社会关系四方面,中国农村民间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从总体上推进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民主与自治,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的社会治理结构和治理状况,全面且不断地提高着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92.
王莹莹 《中国减灾》2010,(12):54-55
12月10日,“多方合作参与灾害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民政部救灾司、亚洲基金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美国商会共同举办,旨在探讨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社区共同参与灾害管理的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相似文献   
693.
在法律意义上,民间组织是指以公共权利为目的,以社会权力为基础的民间自治组织。民间组织具有公共权利、社会权力和自治权力三种属性,这三种属性是民间组织能够成为独立的法律主体的基本前提。当代民间组织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具有严格的公共责任;在法律和自治章程框架内行使自治权,通过监督国家权力与其形成良性互动;通过理性协商与其他社会主体平等合作。正确认识民间组织的属性和角色,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4.
在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中,民间组织代表着来自政府与市场之外的力量,被称为社会治理中的第三极。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中,我国民间组织在发展中凸显出诸多制度瓶颈:分类制度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合时宜、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制度乏力以及国际性制度缺乏。因此,从规范分类制度、变革管理制度、健全法律制度、完善监管制度以及推进制度的国际视野五方面着手,创新与完善我国民间组织制度建设,成为我们目前必须着手探索的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695.
徐迅雷 《检察风云》2013,(10):32-32
NGO就是"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它已经从最初的"洪水猛兽"变成当下一个挺时髦的词,正式登记的就有46万个——46万个,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在媒体上,"非政府组织"也频频出现。这个时代,是应该把更多的目光移到NGO身上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党委政府统管一切,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夫妻吵架家庭纠纷都要找分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  相似文献   
696.
民间组织道德整合:社会整合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平  黎学森 《求索》2010,(12):84-8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并在各领域内展开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表现出强大的道德整合功能。在现代公民社会,社会整合主体由一元主体向多元主体发展,整合方式由一元方式向多元方式发展,而且,民间组织道德整合的内容、过程、方式和效果等独具优势,逐步形成社会整合的一种新趋向  相似文献   
697.
2006年11月,受美国旧金山市政府、巴西圣保罗市广东商会邀请,叶秀仁副厅长率省民政厅赴美、巴两国考察团一行七人,对美国和巴西的民间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进行考察。考察团经过对两国民间组织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形成总结报告并报相关领导,现予以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98.
社区融合是智障人士社区康复模式中极为重要的指导理念之一.智障康复民间组织因其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和诸多客观因素的现实影响,其在社区融合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本文以利益分析为视角,对智障康复民间组织在社区融合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即建构"利益双赢模式"是实现智障康复民间组织社区融合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699.
根据公共交往类型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可以把公共空间划分为信仰性、生活性、娱乐性、生产性以及政治性的公共空间。当前我国乡村社会由封闭、静止、同质走向开放、流动、异质,个体逐步从原有的宗族、家庭、阶层、社区、集体之中抽离出来,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公共空间在个体化进程中逐渐趋向衰败,这对乡村社会整合产生不利影响。重建乡村公共空间的核心是建构乡村公共性,着力点是农村民间组织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关键是发挥村庄积极分子和各类精英的带头作用和示范效用。  相似文献   
700.
平平是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他妈妈急得头发也白了。她带他跑了很多医院和机构,但收效甚微。一个偶然的机会,平平走进了上海奇翔儿童发展中心。中心专门针对他的情况制定了一套教学计划。几年过去后,平平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改观。如今,他已经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成绩优秀,尤其是数学更是他的强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