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257篇
中国共产党   262篇
中国政治   471篇
政治理论   100篇
综合类   1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自力救济作为公力救济之补充,在事活动中广泛存在,在我国古代法中得到国家认可和广泛运用。无论对法律的体系结构还是司法实践,自力救济法律制度的建立都十分必要。而我国现行事法律对自力救济的重视和保护有所欠缺,学界对此问题的探讨也多来自外国先进立法例,很少从中国法律史角度来看待此问题。《大清律草案》中关于自力救济的法律规定内容完备,立法技术较高。本文试图从法律史的角度纵向比较分析,以期从《大清律草案》中获取一些对此问题研究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2.
传统中国的社会秩序,有两套体系加以保证,一套是现实的司法体系,通过大大小小的官吏实现对社会的控制;一套是精神上的思想体系,以形形色色的神灵信仰来支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城隍信仰是神灵思想体系中的一部分,随着统治者对城隍神的重视,城隍神从保卫城池的自然神演变成监管阴曹地府的社会神,体现了城隍与古代司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3.
196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展开第二次法典起草工作,整项工作历时两年,出台了若干草案稿及意见汇辑。本文简单回顾新中国第二次法典起草历程,尝试对起草工作的特点做一番探讨性总结,以期吸取经验教训,为我国未来法典的起草与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4.
《理论建设》2008,(4):44-48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进干部作风,着力推进和谐平安宿州建设,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察情,解忧,顺心,保安”的“四”活动?活动以破解信访难题为切入点,以加强生重点工程建设为主线,以认真解决群众当前直接反映的问题为抓手,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5.
眼下复杂的经济环境及经济与道德的"两极分化",对国人的财富观念和道德意识造成了冲击,人们开始思考财富创造方式和分配格局是否道德等问题;本文审视并寻求当下财富观与道德观可以相互融通的领域,并提出了促成二者和谐发展的三个理念:创造财富光荣、追求财富应诚信的个体商业理念;还富于、藏富于的国家治理理念;鞭挞"为富不仁",倡导回馈社会的社会慈善理念。  相似文献   
146.
今年是上海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起步之年,也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上海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这充分反映出新一届政府在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是完全称职的,交出了一份足以令上海市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47.
李松 《瞭望》2008,(21)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发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成为一个历史性的拐点…… 这次地震,公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铺天盖地。在我国,人们以前从未如此逼真地看到过一个灾难这么多的场景和细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尹韵公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此次地震的信息公布,堪称  相似文献   
148.
近年来,因矛盾纠纷引起的恶性"转刑"案件多发,后果严重,影响极大。防范"转刑"案件的发生,要提高社会成员素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对社会面的控制,提高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建立长效和多元化的间纠纷调解机制;开展经常性的间纠纷排查工作,及时掌握动态,认真解决影响大、久拖不决的间纠纷。  相似文献   
149.
调查取证在民检工作中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取证是检察机关审理事经济申诉案件的一个重要方法。离开了调查取证,检工作则会成为仅是对人法院审判过程的简单复核,难以实现有效保障司法公正的目的。最高人法院发布《关于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后,检察机关在审理事经济申诉案件时更应重视调查取证,使检法两家更好地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50.
《理论参考》2010,(7):14-15
收入分配改革,绕不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政府让利于这一现实命题。缩小国收入差距,政府不仅是调停者,还是直接的利益相关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