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272篇
中国政治   377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4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01.
吴祚来 《同舟共进》2010,(12):59-60
“世间一切,尽在脸上”。古罗马哲人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2.
论律师执业机构组织形式的变迁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鸿 《中国司法》2005,(7):52-57
西方律师制度起源于古罗马帝国,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律师业的发展一直遵循传统,律师执业形式基本以单独执业和合伙执业为主要执业形式。但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律师制度在欧美,尤其是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几千人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开始崭露头角,执业机构组织形式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有单独执业、合伙、有限合伙、有限责任合伙、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03.
<正>琵琶歌的音乐低沉柔和,浑厚感人,如同千百年流淌不绝的岁月长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060类别:民间音乐编号:Ⅱ-29项目名称:侗族琵琶歌发布时间:2006年6月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简介:侗族琵琶歌是由大、中、小各种琵琶伴奏的独唱或对唱,以情歌为主,婉转动听。侗族大歌是无伴奏的合唱,气势宏大;而侗族琵琶歌则是用琵琶伴奏的,悠扬抒情,让人有"绕梁三日"  相似文献   
104.
陈筠 《两岸关系》2010,(8):36-37
这是一片辽阔的土地,占据了煌煌华夏版图的六分之一,到了这里才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多大;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地上牛羊成群瓜果飘香,地下资源丰富可期;这是一片充满幻想的美丽的土地,民歌手与文人们的佳作从草原雪山深处传来,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嵌进了戈壁,绿洲与沙漠中……  相似文献   
105.
灞桥街村位于古灞桥镇中心地区,西依浐灞,北临渭水,东靠骊山,南向秦岭,西临西阎高速,绕城而过,陇海、西康二线跨镇驰骋,人杰地灵,交通便捷,占有"灞柳风雪扑面"之美誉,今日又锦上添花,成为浐灞开发区的中心地带。灞桥街村不失时  相似文献   
106.
贫穷的富翁     
我和两个儿子,单亲了十多年,日子苦的能拧出水来。但是,我们苦中作乐喜欢阅读,在阅读中我们忘记了很多的人生苦痛。小时候家穷,兄妹七人,我排行老五。由于父母是船民,常年在长江淮河里随着船队跑运输,一年难得回来一次。而所谓的家,只有我和哥哥两人——两间低矮的草屋,一个不大的院子,座落在古栈道濉河的岸边。门前是青阳小学,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107.
旅游是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山丹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蜂腰咽喉地段,毗邻青蒙两省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点,自古就是军事、外交和商贸重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8.
苏红丽 《求索》2011,(6):119-120,179
本文采用法律人类学的方法以凉山彝族地区纠纷调解人"德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多元法律文化背景下彝族传统法文化存在的必然性,指出凉山彝族"德古"是彝族传统法律文化的代表者、彝族地区纠纷调解人。"德古"的存在实现了彝族法文化和国家法关系上法治资源的整合,进而维护了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9.
"三颂"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跃上了艺术人生的最高峰,其中的"希腊古瓮颂"中"美"与"真"的丰富内涵和隐晦多义曾引起无尽的讨论和诠释。济慈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直觉和体悟,其诗作中流露的"环境无意识",引起了读者对返回生态、返回自然的无限向往。因此,结合济慈诗歌创作的三条信念,尝试从自然生态的视角解读"希腊古瓮颂"中的"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进而探讨作品中生态伦理的诗性建构。  相似文献   
110.
《古文辞类纂》是毛泽东很爱读的古籍线装书之一.全书他读过很多遍,写下的批注文字达16条.毛泽东读书不尽信书,而是用唯物论、辩证法思想进行分析,是什么就是什么,有什么看法就表明什么看法.比如他读苏洵((明论》、《(谏论》下、韩愈《与崔群书》等后写下的批注,就是用唯物辩证分析方法读书的生动体现.对于书中的内容,毛泽东总是历史地、唯物辩证地、具体地进行分析,从不死读书,也不唯书,这是他读书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