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4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统一战线的一位卓越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半个多世纪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是同周恩来这一光辉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善于吸取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思想,深刻地分析和成功地处理统一战线的诸种矛盾,把统一战线内不同的政党、民族、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随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不断扩大,我国出现了一些支持在中国进行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声音,并声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民主社会主义,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搞清楚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特别是要划请两者的本质区别,并在实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同时,在我们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彰显科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吸收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43.
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同母同源,曾经兄弟阋墙,至今悲欢离合。中国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关系的发展历程,既有曲折也有坦途,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当今处理两党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在国家利益方面坚持求同存异;其基本经验是:发展两党关系,必须既要坚持原则立场,又要注意策略方法;必须既要超越意识形态,又要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既要正视历史事实,又要放眼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44.
45.
随新民 《外交评论》2006,23(2):77-83
具有很强个性化特色的周恩来外交思想以传统文化内涵的哲理、和合精神为核心,兼容并蓄了异域思想之精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互谅互让、共同发展思想都内涵丰富的哲理。周恩来外交思想是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构建“和谐世界”理念也是周恩来外交思想时代精神的展示。周恩来外交思想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46.
"和而不同"应成为外交学重点研究的全新范畴。作为外交战略思维的"和而不同"与作为外交准则的"和平共处"、作为外交策略的"求同存异"三者是一脉相承的,三者共同指导并推动着我国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处理好外交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7.
统一战线与求同存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周恩来在确立统一战线的求同存异思想上,作了奠基性的贡献;江泽民在丰富统一战线的求同存异思想上,作了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8.
统一战线中的“和而不同”与“求同存异”联系紧密,共同支撑统一战线成为一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统一战线是“和而不同”与“求同存异”的矛盾统一体;“和而不同”精神与“求同存异”原则同生共进;“求同存异”是实现“和而不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关键是要在坚持“和而不同”的统战观上敢于“求同”,善于“存异”。  相似文献   
4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做好求同存异,体谅包容、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关系到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求同存异这个矛盾的统一体中,求同永远处在主导地位,求同重于存异、难于存异,要敢于求同,善于求同.求同有佳法,但无定法,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任何求同的佳法都是可寻的.  相似文献   
50.
世界经济中的俄罗斯与中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多方面合作反映出它们在世界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中的地位。对俄罗斯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取得共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有助于了解和弄清楚在哪些现存的和潜在的领域里,两国利益相一致或可能发生利益冲突,以便使双方在合作中能够求同存异,在国际经济集团中相互支持。15年以前,中国和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致相当。而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目前已相去甚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料,中国2003年的GDP按官方汇率(8·2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折算成美元为14 123亿美元,在世界GDP(36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