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1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篇
法律   252篇
中国共产党   623篇
中国政治   755篇
政治理论   131篇
综合类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乐朋 《唯实》2002,(2):79-81
12 0年前的绍兴 ,一个伟大的精灵降生了。他就是“民族魂”的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在迅翁过世半个多世纪的今天 ,我读到了鲁迅之子周海婴的回忆性著作《鲁迅与我七十年》。其中有这样一件事———1 957年 ,毛泽东主席到上海小住 ,与周谷城、罗稷南等几位湖南老乡座谈、聊天。当时适值“反右”运动高潮 ,罗稷南先生抽隙向毛主席提了个大胆的设想疑问 :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 ,他可能会怎样 ?对此颇具潜在威胁性的提问 ,毛主席十分认真 ,沉思片刻后作答道 :以我的估计 ,(鲁迅 )要么是关在牢里还是要写 ,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悬念得解 ,罗稷南先生…  相似文献   
2.
(上接本文第一部分《原文及注、译、按》之79,载本刊2005年第5期)80.达巷党人日:“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注“达巷党”:“巷党”即里巷,(《译注》第93页)“达”是里巷的名称。“执”,从事(于)。译达巷党有人说  相似文献   
3.
王蒙是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尊重和喜爱的作家,他的少年得志、青年失宠,在逆境中坚持学习,终不沉沦的高贵品质令人敬佩!他无论何时何地总不放弃对生活的热情,不论处在多么复杂险恶的人际关系中始终保持一份安详、单纯的心态令人敬佩!他的复出之后低调做人,甚至官至部长依然头脑清醒,始终不曾荒废写作这一安身立命之本,令人敬佩!他的激情澎湃,一泻千里的表达气势和铿锵有致、妙笔生花的语言文字,同样令人敬佩!在《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里,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沉的理性思考以及良好的悟性,表达了许多独特的,对后人无疑具有深刻启迪意义的观点。可以说,这是他继一千余万字的文学创作之后,奉献给读者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4.
5.
在自然观上,庄子“以物观物”,其境界是“无我之境”,陶渊明“以我观物”,其境界是“有我之境”,虽然庄子与陶渊明常因共同的亲和自然的态度而往往被人并提,但两人在自然观上仍存在巨大差异。王国维的观物理论与境界说对于描述庄陶自然观之区别甚为妥贴,然其所谓陶诗“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却是对陶诗的误读。  相似文献   
6.
“成功的办好普法简报,办一份真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普法简报。”是孔老师的愿望和梦想,而如何成为像老师那样的人则是我的愿望和梦想。  相似文献   
7.
徐张杰 《理论月刊》2006,(8):117-119
世纪之交,作为反馈社会生活信息的小说创作,虽然仅是阶段性的文学插曲,却以它“自律性”的节奏,弹指着社会转型时代“世俗”社会的不和谐基调。由此,本文试图从误释的叙事操作、媚俗着读者感观、迷惑于轻质扬文等现象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木儿 《今日广西》2007,(12):22-24
陈晓晓一直都记得,第一次见到林维的时候。自己只有17岁。  相似文献   
9.
郭店楚简“以教治民”的思想,是儒家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以教治民”思想的提出顺应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解决民从民信为其政治目的。本文试从“以教治民”思想的背景意义,人性、人道与教化的关系,教化的方式,教化与求己等方面加以分析,指出其历史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唐春元 《党史博采》2007,(11):12-17
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的毛泽东,小时候的生活同其他农民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两样。"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这是毛泽东1959年回韶山时写的诗句。故乡韶山,是他生命的起点,有他先辈的坟墓和传统,使他学到了至死仍保留着的方言和生活习惯:爱吃辣椒、红烧肉,爱用牙粉刷牙,爱穿长筒棉纱袜等等。这些生活习惯永远留在了他的身上,烙在了他的心里,无论他到哪里,甚至后来成为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巨人,都无法抹掉韶山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