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80篇
世界政治   10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篇
法律   252篇
中国共产党   623篇
中国政治   755篇
政治理论   131篇
综合类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648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正>1962年,朱德元帅重上井冈山时曾赋诗一首《咏兰》,表达对爱妻伍若兰(1906—1929)的怀念: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中共草蟠。漫道林深知遇少,寻芳万里几回看。她死活不肯裹小脚姑姑伍若兰从小就是个性格刚强的孩子。母亲告诉我,那时候女子都要裹小脚,姑姑死活不肯,裹布缠上去了就被她拆掉,如此翻来覆去好几次,爷爷发话了:不裹就算了,随她去吧!,1924年,姑姑从湖南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女三师。当时,男三师  相似文献   
112.
雷斌 《前沿》2010,(18):157-160
审美视点是诗人创作的起点,也应该是理论阐释的起点。“新诗二次革命”最深刻的命题之一就是要在诗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展开对话与重建。诗人把握现实的方式不同,会让我们看到不同的世界,形成不同的话语,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诗歌的审美视点是独特的以物观物、’神与物游的观物感物方式和表达策略。中国新诗的审美视点是“以我观物”。由自我表现走向审美体验,以心观物,以心观心,化心为物,从而打通与中国传统诗学的隔膜,回应现代西方诗学的发展的潮音,是时代赋予21世纪中国新诗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3.
黄翠芳 《传承》2010,(15):72-73
林则徐最为人所知的是他领导的禁烟运动。在世人看来,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有着强烈的济世情怀,为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然而,林则徐也向往恬淡、平凡的生活,在他为官时也产生过隐退心理。侍亲不能、妻子的影响、疾病、官场的打击等,这些都曾导致林则徐产生过求退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4.
游心 《现代领导》2010,(2):10-10
崔天凯:受“小我”干扰越小,“大我”就会做得越好“长”和“丰富”二词,可以用来形容崔天凯的简历。籍贯是浙江的崔天凯1952年出生于上海。1969年-1974年在黑龙江农村插队落户:1977年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3年:1984年~1986年逐步成为外交部国际司随员、  相似文献   
115.
我的悲伤     
记得我曾经告诉你,你的两个大脚趾靠两脚中间的骨头比常人突出许多。我说你的大脚趾长得跟你的祖母一模一样。每次看到你突出的大脚趾就让我悲从中来。  相似文献   
116.
从“农民”到“农民工”的自我观念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长白学刊》2010,(2):133-136
在传统乡土社会中,自然土地、村落社区、熟人圈子是农民自我认同得以塑造的自然、社会与心理边界,农民的"我"镶嵌在社区之中。集体化时期,农民的"我"是社会主义改造后的集体化的"我",以及户籍制度下作为城市"他者"的"我"。改革以来,农民工"我"的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城市话语的支配,是为自我观念的"单向他化",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于国家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并减少对其的制度与身份歧视。  相似文献   
117.
2008年,漯河市政协着眼全局,精心选题,组织开展了多次大型调研和重点视察活动,较好地发挥了参政建言作用。  相似文献   
118.
“三栖精兵”何祥美说过这样一句话:“打枪想多了会跑靶,得失想多了会走神”。简简单单一旬,却道出了成就事业的真谛。这种心中无“我”的心境,才能让他甘于在士兵岗位“潜伏”10年,抗拒干扰、淡定从容,不为几十万高薪聘请所动,不为战友退伍后找到好单位所惑,最终取得骄人的业绩。  相似文献   
119.
命运不碰壁     
张瑞芝  李田田 《学理论》2009,(15):272-272
世间上,不得志的人多于得志的人,不如意的事也多于如意的事,那么,这些多数不得意的人,必有一个“为什么”的疑问。因此就有“我”与我的“命运”两个对立的观念产生,可以说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就承认有命运这回事了。  相似文献   
120.
杨汇泉 《湘潮》2010,(6):30-32
<正>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遥远的往事,却常常游弋在我的脑海里。1949年2月25日,在欢送人群拥满街头和震天的锣鼓声中,我告别了故乡恩县(20世纪50年代撤销并入平原等县),与县里100多名干部一道,踏上南下征途。回首这段峥嵘岁月,自己虽是普通一小兵,却也亲历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伟大历史性的大进军,目睹了"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伟大历史性的大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