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87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7篇 |
工人农民 | 47篇 |
世界政治 | 149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8篇 |
法律 | 567篇 |
中国共产党 | 1144篇 |
中国政治 | 1308篇 |
政治理论 | 466篇 |
综合类 | 5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221篇 |
2022年 | 231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161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138篇 |
2014年 | 448篇 |
2013年 | 313篇 |
2012年 | 348篇 |
2011年 | 302篇 |
2010年 | 352篇 |
2009年 | 284篇 |
2008年 | 254篇 |
2007年 | 215篇 |
2006年 | 156篇 |
2005年 | 95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7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党的作风是共产党人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综合体。党的作风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其中,作风建设是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综合的、外在的体现。党的思想建设如何,组织建设如何,反腐倡廉建设如何,制度建设如何,主要由党的作风建设来体现。把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当作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来抓,体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和要求,是保持我们党 相似文献
92.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5,(12):40-42
自我管理是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最高境界,是每一个公安民警不可或缺的能力。公安民警通过自我管理,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公安机关通过民警的自我管理,可以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组织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 相似文献
93.
94.
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既是提升个人人格魅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的关键。“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良好的自我修养是智慧之源、立身之本、立业之基,作为党员干部,自身修养如何,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我认为,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可从以下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95.
百余年党史既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英勇斗争、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历史,又是一部党接受人民监督、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延安时期,毛泽东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即人民监督。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历史周期率问题,给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即自我革命。“两个答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相辅相成、良性互动。人民监督与自我革命辩证统一、内外互补、目标同向,体现了不变与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彰显了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具有深远且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6.
97.
女性主义批评是伴随20世纪60年代后期西方妇女解放运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近几十年来西方最富于活力的批评流派之一。它贴近生命本体,关注妇女作为读者或作者在文学话语中的体验,注重妇女的平等、独立与自主问题,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是一种具有强烈思想道德倾向的批评。 相似文献
98.
有一天,孔子的一位叫司马牛的学生,问老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君子。孔子回复: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同学很是费解,想了半天,再问老师道:“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孔子这时一本正经回答道: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子的这句回答,解决了人与自然世界及社会关系在相处中所出现的原生恐惧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社会组织和人一样,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当有的组织湮没于历史尘埃之中时,生命旺盛的组织还在大踏步向既定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党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奋发... 相似文献
100.
在“差序格局”下,中国人以“己”为中心,根据亲疏关系与他人交往。亲疏关系与“公”“私”密切相关:越私越亲;越公越疏。土改后,家族作为“小公”的单位被瓦解,家庭作为“小私”单位更加坚固。在互助组时期,国家通过领导互助合作社形式,并依靠人民群众,重塑着农民“公”与“私”的观念。互助组因而成为超越血缘群体的“公”。国家有意识地引导穷人进行互助互帮,走向“大公”,即由家族认同转向国家认同,进而上升为爱国主义。互助组的爱国主义既表现为对组内成员采取互相帮助,也表现为对组外成员采取互相帮助,而且通过“三大原则”教育,巩固互助组,同时改造农民个体的“利己主义”思想。但是,在现实中,还是有部分农民仍旧倾向于“单干”,即更多地表现为“小私”的行为方式。这种“小私”与“大公”的相持和张力,折射出在革命构建的爱国主义主导思想和行为方式下,“差序格局”中的“自我主义”行为逻辑并未得到彻底根除。尽管如此,互助合作化依然是当年我国农村奔向富裕的实践模式的最初探索。关于互助组中的“差序格局”的探讨,对我国当前如何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有很大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