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95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梁发芾 《法制博览》2009,(24):76-76
三国时期曹操杀害华佗,《三国演义》的演绎是,华佗给曹操治疗偏头疼,认为曹操的大脑中有一种风涎的东西作怪,于是准备用斧头砍开大脑,取出风涎。结果曹操认为华佗要谋杀他,为关羽报仇,因此抓起来,杀了。  相似文献   
92.
山越是东汉三国时期对散居在中国东南山区百越后裔的称谓.由于山越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因此原先百越民族所具有的一些文化特征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三国时期是山越活动最频繁,变化最剧烈的一个时期,孙吴政权对世居境内的山越民族进行了长年的武力征讨,迫使其大量民众成为政府兵员或郡县户口.到唐宋时期,山越最终完全融入到了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当中.  相似文献   
93.
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期,作为“五常”之一的信,仍然在得到主流社会和舆论的提倡和褒扬。但在具体实践中,信道德也被一些人弃之如敝履。这是由特定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瞬息万变的乱世,生存、利益决定了信的实践程度。  相似文献   
94.
羽戈 《江淮法治》2010,(12):60-60
1994年版《三国演义》上映之时,我生活的小县城,电视机尚未普及至干家万户,于是拥有一台14英寸黑自电视的邻人有难了。每晚播完电视剧,其家必然是一片狼藉,灰尘、瓜子壳加劣质香烟的刺鼻气味所营造的世俗现场是另一种仓皇的乱世,兵戈扰攘的三国之争则在其家庭内部惨烈上演。这是《三国演义》留给我的最深刻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95.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从1906年13岁起始读《三国演义》,到1976年9月逝世前还以赞赏的口吻谈论曹操自学成才,毛泽东评读三国历史整整70年.他读三国历史持续的时间之长、评三国历史涉及的范围之广,均为世所罕见.仅就三国人物而言,经毛泽东仔细评点的就多达30人.如曹魏集团的曹操父子、郭嘉、夏侯渊、刘晔等,刘备集团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孙吴集团的孙权、周瑜、吕蒙、陆逊等,司马氏集团的司马懿父子,其他军阀如董卓、吕布、袁绍、刘表等,几乎囊括了三国时期各实力集团的主要人物.一方面,毛泽东的点评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在切中要害的同时,往往又能发前人所未发,可谓把历史读活了.另一方面,毛泽东又并非就史论史,而是紧密联系实际,阐幽发微,以史为鉴,可谓把历史用活了.  相似文献   
96.
<正>《赤壁》的半世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这个时代英雄辈出,数不尽的英雄豪杰,道不完的经典战役。而经典中的经典,首推赤壁之战—蜀吴联军以弱胜强,大破曹军八十万兵将。  相似文献   
97.
天涯 《福建乡土》2009,(2):20-20
有没有一条路,可以让我们从现代走向远古?有没有一条路,可以让我们唤醒灵魂深处的梦?当青梅凋零,已无法惺惺相惜,共煮一壶浊酒;当羽扇纶巾的身影入重重叠叠的时光烟云,是谁在仰天长啸,何人是我们今生的英雄?  相似文献   
98.
杨继斌  李喆 《各界》2010,(12):66-68
葬礼: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 公元220年二月二十一日,汉魏王曹操在邺城的西郊出殡。一代强人在自然力面前,被迫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进退。  相似文献   
99.
黄鑫 《新湘评论》2008,(7):51-51
千百年来,华佗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由于医术高超,他被后人誉为“神医”。时至今日,人们还常常将医术精湛的医生称为“华佗再世”。  相似文献   
100.
胡质、胡威父子,是三国、西晋时的重臣要员,在当朝和中国历史上都以清廉而闻名。有一次,晋武帝问胡威:你和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武帝又问:你父亲哪些方面超过你呢?胡威回答:我父亲清廉,但唯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