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8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3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198篇
中国政治   450篇
政治理论   105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探讨了Chomsky的语言标记理论和“标记性差异假设”对标记性的理解,运用标记理论从音位、形态、语义、句法、语用等层面讨论了汉语的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92.
段玉裁是注释《说文》的大家。在其对《说文·序》的注释中,系统反映了其科学而先进的语言文字观点。关于文字的起源、作用与性质作出科学的认识;界定“六书”的内涵,并使其在辨析中更加明确;认识到文字的三要素———音、形、义三者并重、三者互求的统一观,对文字学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3.
晓立 《政策》2013,(9):91-92
何谓刊风?简单说,刊风就是组织编发文稿的作风。从办刊主要是解决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这个问题的角度看,也可以说,刊风就是在解决宣传什么、怎么宣传问题过程中所体现的作风。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没有收录"刊风"这个词。这说明过去不存在所谓的刊风问题,或者  相似文献   
94.
于坚 《法制博览》2011,(16):29-29
◆《中庸》说,人者,仁也。语言是人的存在之家。人就是仁,语言就是仁,就是文明,就是神性所在,不是工具。汉字不是“承载者”,它直接就是意义、伦理、道。汉字不是桥梁,它就是仁,就是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95.
龚江平 《学理论》2009,(21):173-173
由于所属语言类型的不同,英汉形容词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差别,本文着重从英汉形容词的形态、构成、功能、位置等几个方面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96.
汉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必须以思维为核心。汉语教学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97.
我喜欢陈红演唱的那首叫《感恩的心》的歌曲。因为感恩是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感恩能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有人认为"感恩"是舶来品,其实并不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恩"有着明确的释意:"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在汉语言中有关"感恩"的词汇更是丰富多彩,例如:感动不已、感激不尽、感激涕零、感恩戴德等等。  相似文献   
98.
苏泽立书法     
何辉 《海内与海外》2005,(10):78-79
苏泽立,1966年出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语言专业,2001年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班。1988年加入北京市书法家协会,199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曾任职报社记者、编辑、电台节目主持人、网络公司节目策划、专业杂志主编等。她自幼随父亲、著名书法家苏适习字,先后临习欧阳询《九成宫》、魏碑《张猛龙碑》、钟绍京《灵飞经》、赵松雪《胆巴碑》、《妙严寺》、王羲之《兰亭序》等碑帖,继承传统,力求创新,师古不泥,融冶求变。其作品以行楷见长,功底扎实,用笔严谨规整,风格俊秀飘逸。她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妇…  相似文献   
99.
时态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部分,研究时态,对时态进行对比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语言的特性和共性,从而更好的掌握不同的语言。本文从表示时间的手段上比较了汉语、英语和法语在时态上表达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为我们学习语言,学习法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
周振华 《北京观察》2014,(10):66-69
正北京,这个大讲文明与礼仪的地方,不管是城区,还是郊区,到处都渗透着"您"的文化;无论是居民,还是农民,一样习惯并喜欢称呼"您"。"您"确实无时无刻不在温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北京人好面儿、讲面儿,事事怕丢礼儿、落礼儿。于是,祖辈过来造就了一种谦卑的处事态度,与人打交道尽可能考虑对方的面子和感受,低放自我重心,慎言屈尊。特别是在日常与人交往中,总喜欢道个"您"字,以求畅怀、和稳、安顺。"您"字,用得好,来的真诚、和气、友善,的确有抚慰人心尊重人格的特殊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