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项南同志评价魏老说:"尽管魏老一生走过的道路坎坷不平,多次受到不公正的处理,历尽了沧桑和磨难。但他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始终站在人民大众一边,终于战胜了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红土地上的人民称他为铁汉魏金水,是非常恰当的,也是他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62.
燕妮 《红岩春秋》2014,(5):F0003-F0003
正老鸹冲墓群位于重庆市忠县涂井乡友谊村四社的长江左岸。2001年至2007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其先后进行了4次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战国晚期至蜀汉时期墓葬223座,其中竖穴土坑墓205座,砖室墓18座。老鸹冲墓群分布范围较广,依据地形分为A、B、C三个区A、B区主要以战国晚期至六朝时期的墓葬为主;C区则有较为深厚的商周文化层分布,在遗址高处还有较多的汉代竖穴土坑木椁墓。B区墓葬排列比较规律,可以  相似文献   
63.
独坐敬亭山     
  相似文献   
64.
六朝文化是以六朝首都建康为中心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包涵面广 ,内容丰富 ,辉煌灿烂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明显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辽阳北园三号墓的汉魏壁画,真实地表现了当时上层官宦家庭的生活场景、文化习俗和艺术水平,展现了汉魏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政治上安定,经济上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的景象.壁画中浓缩的文化内涵,给予我们许多精神享受,同时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汉魏时期的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素材和空间.  相似文献   
66.
论六朝时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润华 《金陵法律评论》2004,(6):126-130,136
在当时史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六朝史学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与个性特征,比如史体的齐备、史家对外交、军事、区域、制度史的关注等.但由于六朝文学风气之盛,使史学难逃其影响,在史书语言、史书载文及叙事方式等方面无不留有六朝文学的痕迹.可见,六朝时期史学的特质与文学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7.
刘洋 《理论学刊》2007,(1):100-102
“考竟”是汉魏时的一种治狱程式,即考问案情,穷究其事。在“考竟”过程中,犯人因刑讯死在狱中,或被判处死刑,则是另外的法律行为。因此,传统认为“考竟”是犯人受拷问死在狱中,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68.
汉魏六朝诗坛的显著特征是新变,这也是它在中国诗歌史上重要意义所在.具体表现为,诗歌作品记名的普遍化、诗歌地位下移并保持平凡身份、注重形式创造、实现从歌诗到诗歌的转变.该时期诗风更迭频繁而较多个人色彩,"教化"意识相对薄弱而审美追求异常活跃,皆是以上新变诸气象的反映.以前正统诗论视六朝诗歌为代降的过程,并以梁陈两朝为诗歌史上最低谷时期,这种见解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认识汉魏六朝的新变特征和意义,有助于完善诗歌史的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69.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东环沧海,西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依山带海,形胜甲天下。 古往今来,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重镇,轩辕建都于燕蓟,夏商时期则归人冀地,周封尧帝之后人于蓟,封召公于燕。汉朝称燕蓟日广阳,晋日危阳,宋日燕山府,  相似文献   
70.
南京大屠杀,这是留在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痛。1937年12月13日,大约30万无辜南京市民命丧侵华日军屠刀之下,一时间,六朝古都处于血泊之中,幸存者寥寥无几。日本侵略者这一灭绝人寰的罪行早在战后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上得以认定,成为无法更改的历史。而幸存者夏淑琴也作为南京大屠杀的证人载入历史当中。如此确凿的史实,在60年后的日本,竟有人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提出质疑,他们从质疑幸存者的身份入手,臆想推测其中的细节,达到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目的。这种行为不仅对幸存者夏淑琴的名誉造成侵害,也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就在幸存者夏淑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