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1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篇
法律   1035篇
中国共产党   1157篇
中国政治   1383篇
政治理论   377篇
综合类   61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654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50多年前,在解放战争最紧张的日子里,党中央为加强新华社编辑业务工作,充分发挥其党的“耳目喉舌”的重要作用,抽调范长江、陈克寒、石西民、吴冷西、朱穆之、方实、田林、温济泽、廖盖隆、余宗彦、曾彦修、计惜英等20多位青年人进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驻地西柏坡,组成一个具有核心作用的编辑部。从此,这个由一群朝气蓬勃、精  相似文献   
22.
论税收的民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以民事主体的经济活动为对象课赋和征收的,此类经济活动首先应为民商法所规律,因此,税收与民事法律密切相关。从公法的角度,结合私法的理念,以“公法之债”、税收优先权、税收代位权、税收撤销权和税收担保制度为切入点,对税收的民事保护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对我国的税收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3.
本文根据时代精神,对道家提出的"自胜者强"的思想系统地进行了新的诠释.对于塑造现代企业家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3月12日晚,一场异彩纷呈的《印度尼西亚之夜》文艺晚会在北京保利剧场隆重推出,受到各界来宾的一致好评。此晚参加演出的艺术团体包括印华舞蹈团、印尼梅州会馆合唱团、印尼  相似文献   
25.
《橘颂》奠定了屈原人格的基本思路。他把国家、君王看作是王道在历史实践中的直接显现,这一思想逻辑直接导致了他的“昏君和腐败的国家具有永恒的合法性”的观念。祖国则是一个情感概念。屈原的痛苦与悲剧就在于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分析屈原作品及屈原之死对剖析其人格精神背后的政治文化及导致其悲剧的文化根源均有时代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6.
夏旻 《理论月刊》2002,(2):74-75
本文通过剖析段谷之战、祁山斗阵、偷渡阴平等战役,从先谋后战的用兵之道、诡诈制胜的应敌策略。正合奇胜的善战原则三方面总结了邓艾的军事指挥艺术,探讨了邓艾作为军事指挥者的个人素质和魅力,同时指出了他的弱点。  相似文献   
27.
中国哲学是成熟于过去的未来哲学。中国哲学始终保持着与人生存在的直接内在的相关性。正因为此,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多方面的合理性的优越性。中国哲学的生存论立场,是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之所以可能的一个合理的立场;中国哲学的本体观念及建立本体观念的方法具有明证性的合理性;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保证了中国哲学统一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及无限的发展可能性的空间。这些合理性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哲学也有其自身的弱点,中国古代哲学短于语言逻辑分析的操作平台的自觉建构。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会给中国哲学带来革命性变革。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成熟于未来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28.
金城布衣 《人大研究》2006,(1):F0002-F0002
罗尔斯认为.当所有的人都在这样一重“无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背后作决策时,他们所一致公认的社会契约,就是正义的。这样一种人人都无知,因而人人都无偏私的状态,罗尔斯管它叫“原初境况”(original position)。其实,对“原初境况”这一相当抽象的概念或理论,可以借助于佛教的理念进行中国语境化的理解——这不就是那些尚未投胎转世的灵魂所处的状况吗?  相似文献   
29.
中国古代的乐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飞舟 《法律科学》2005,23(4):24-28
在中国古代,乐本身也是一种法,而且是一种“根本大法”。乐与中国古代另一“根本大法”礼属于并列、交叉关系。此二者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工具。以乐治国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最富特色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30.
论学之道     
总结或归纳出学习或做学问或传授学问的成功或失败的正反经验,让后学之人从中获益,就是“为学之道”的宗旨。成功的为教之道或为学之道,都是把“学”与“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平常必须注意“学养”的培养,逐步形成良好的学识修养或学问涵养和良好的学风,以学促教,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