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92篇
  免费   21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各国政治   312篇
工人农民   138篇
世界政治   66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2篇
法律   3343篇
中国共产党   5171篇
中国政治   7147篇
政治理论   3525篇
综合类   4684篇
  2024年   358篇
  2023年   1532篇
  2022年   1391篇
  2021年   1672篇
  2020年   2245篇
  2019年   926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687篇
  2016年   897篇
  2015年   1638篇
  2014年   3045篇
  2013年   1346篇
  2012年   1384篇
  2011年   1324篇
  2010年   1150篇
  2009年   947篇
  2008年   1036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671篇
  2005年   526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299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以浙江省台州市的18家中小非公有制企业为样本,围绕企业党组织介入内部治理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影响这一现实课题,运用现代经济、管理和党建等相关理论,结合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17家企业的党组织间接进入了内部治理结构;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管理与治理绩效,且具备构建中国特色企业治理结构的充要条件;3)在资源约束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凭其特定的条件和作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有效地替代了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层的部分职能,符合青木昌彦"制度互补"的特征,从而使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具备制度化基础.  相似文献   
272.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在各类人才队伍中,企业家队伍是一支重要的队伍。企业家队伍状况如何,是关系到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造就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数量足的企业家队伍,是当前摆在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的必要性建设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根本性变革和制度创新。从传统的工厂制转变为公司…  相似文献   
273.
蒋好华 《唯实》2004,(9):78-82
传统政治学以国家政治为本位,未能站在人类的高度去审视政治生活.从“类“的视角出发,考察人类公共治理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依次经历了部落治理模式、自然国家治理模式、主权国家治理模式和多元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人类治理模式正面临一场深刻的革命,即由基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多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时代.全球治理是人类战胜来自社会内部和自然界的双重致命威胁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类终结其原始敌对情结和集体恶性竞争的唯一道路.为此,人类需要一场更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政治学应为全球治理的新时代提供革命性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274.
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兴发 《前沿》2004,(5):169-17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 ,主要表现为网络道德观念混乱、网络道德规范乏力和网络不道德行为泛滥。治理网络道德失范需要从观念、规范和行为这三个层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75.
台湾的非营利组织与公民社会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茹 《台湾研究集刊》2004,(4):26-32,107
非营利组织是公民社会的基础,其参与治理公共事物已成为全球潮流。台湾的社会力从威权时期长期被严厉压制下的状态下奔流而出,成为政治转型的重要推力。随着政治与社会的发展,社会运动型的社团向着比较常态的、正式的非营利组织回归。台湾的非营利组织也获得很大发展,并已参与治理台湾的公共事物,“社区总体营造”和“9.21大地震”的救灾及灾后重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主导和民间自发两种不同的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276.
洱河水清了     
叶华荫 《中国减灾》2004,(11):57-57
这是我们的骄傲,这是人类的自豪,洱河水清了,大理的山水更美、更迷人了。洱河是高原明珠洱海的泄洪河道,由于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多年前河道上依次建立了三座电站,几十年来一直担负着整个大理市的电力供给。但这条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和忘我牺牲的,唯一从大理市流向外界的自然河,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些企业、单位和个人排污纳垢的地方,一天天变得面目全非,目不忍睹。从而使它在流进澜沧江、流向国外后,成为污染和恶化人类生存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假如洱河有思想的话,我想,慷慨仁慈的它在无私的奉献之后,需要人们回报的大概就只是干净和健…  相似文献   
277.
陈剑 《桂海论丛》2004,20(2):30-33
文章评析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司治理中出现的几种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它们之间异同,进而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8.
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正成为当前国企改革和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出发,指出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意义,分析了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要确立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的产权多元化目标,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机制。  相似文献   
279.
信息化时代政府的治理与善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莹 《探索》2003,(1):51-54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正在改变政府与社会的传统关系模式。治理 ,作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状态下重新配置社会资源的新方式 ,已经成为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之一。信息技术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 ,同时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刺激下 ,出现了电了政府的概念 ,成为政府在信息化时代实现善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0.
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与中国治道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占营 《探索》2003,(3):37-40
本文首先论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治道变革所主要涉及的两大最新理论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治道变革的必然性和驱动力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国治道变革的路径选择和治理及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