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4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4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01.
施峥 《公安学刊》2011,(6):35-39,48
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党和国家对公安工作的一贯要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公安机关的建设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停滞、恢复和发展、全面建设四个阶段。虽然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命题是近年来才正式提出并在实践中全面推开的,但是此前的一系列探索和努力,亦为今天的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范围的确定问题。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范围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法律制度史领域内,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救灾制度等强制性规则体系的发展历史也应当纳入中国法制史的研究视野之内。此外,由于中国法制史和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学史存在一定的交叉,所以在研究中国法制史时,还有必...  相似文献   
103.
陈雪云 《法制与社会》2010,(31):232-232,235
中国法制史作为大学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课程的重要性又是不容置疑的,教学改革也就势在必行。本文拟在探讨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并对此困境作必要的原因探寻,同时,对教学改革途径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戴凤 《法制与社会》2011,(12):139-140
2010年10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开始全面进行量刑规范化改革试行。从最高人民法院最初指定的120多家试点法院试行到现在的全国试行,这一改革成为中国刑事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依据现行法律的规定,我国在量刑领域留给刑事法官较大的量刑自由裁量权,导致"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了统一量刑标准,规范量刑程序,保障量刑公正的目的,我国进行了"量刑规范化改革"。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议了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5.
《党课》2011,(17):78-79
法制史 第一个反腐败文件 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反对贪污腐败的文件。文件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  相似文献   
106.
婚姻缔结制度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秦到现在,婚姻缔结制度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变化。笔者通过考察具有带变性的先秦、唐、清以及现代的婚姻缔结制度,探讨中国婚姻制度的特殊性以及进化历史;并认为家族性一直是影响中国婚姻文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7.
游伟 《检察风云》2010,(12):62-63
“佘祥林”、“赵作海”,已经成为中国冤案的代名词,而被写入当代法制史。“赵作海”与“佘祥林”蒙冤,具有惊人相似的地方。湖北警方在水塘发现,疑似佘祥林媳妇的尸体,河南警方在水井里发现疑似赵作海的仇家——赵振裳的尸体;受害人都曾经遭受警方的刑讯逼供,佘祥林的鼻子被多次打破之后,警方竟将他的头残忍地按到浴缸里,  相似文献   
108.
刘全娥 《法律科学》2013,31(1):F0003-F0003
2012年9月,中国法学会授予25位法学家"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西北政法大学杨永华教授荣膺这一称号,成为西北地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杨永华教授1937年出生于山东东营,少小家贫,却有志于学。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又考上本系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法学家张  相似文献   
109.
马锡五对于今天的普通民众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他在中国法制史上却是一个无法抹去的标志性符号。马锡五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等职。在抗战时期,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法学教育的马锡五,以依靠群众、调解结案等审判方式,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万式——马锡五审判方式,成为中国唯一以人名命名的审判方式。马锡五解决了许多疑难案件,减轻了人民的讼累,受到群众欢迎,被陕甘宁边区百姓称为“马青天”。  相似文献   
110.
张晓蓓 《法学研究》2009,(4):174-186
四川民族混居地冕宁县保存了大量的清代司法档案,客观地再现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司法实践的原始状态。详细分析其诉状并结合地方志等材料,可以看到清代这一地区的诉讼制度已较完善;各族民众将到州县诉讼作为纠纷最终解决方式已很普遍,已具有较强的国家法律意识;案件审断既能遵循国家律例及其规定程序,又能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适当的变通,以实现多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