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73篇
世界政治   1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3774篇
中国共产党   984篇
中国政治   1231篇
政治理论   272篇
综合类   7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651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423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杨涛 《法人》2007,(8):27-27
一个"自动售货机"式的法官无法给我们带来足够的正义,法官要尽可能摆脱司法解释的"路径依赖",在没有司法解释的日子,我们要用智慧来断案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超低价买卖房屋"、"妻儿挂名领薪"、"情妇收钱官员办事"等10种新型受贿方式,今起纳入法律的惩治范围。  相似文献   
42.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主体只能是人民警察,但并不是每个民警都能成为其职业道德的合格主体。真正成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合格主体,必须在认识与素质上进一步加以提高。在新世纪加强人民警察的自律性,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水准,不是在静态的状态下孤芳自赏的自我循环与封闭的完善过程,而是要在具体的对象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与良好的道德风貌与水准来体现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精神体认与实践规范。  相似文献   
43.
案情:2008年12月28日,李某因公司年底资金紧张,通过朋友介绍从王某手中借款20万元,王某于当日委托张某将该款存入李某的银行卡。借款当日李某说这笔钱只用1-2个月,双方并没有写借条,也未约定具体的还款日期及利息。过了还款日期,王某向李某索要欠款时,李某还了5万元,其余借款15万元一直未还。王某曾多次打电话催讨,并两次去李某公司索要,李某均以各种理由推托。为此,2010年4月,王某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相似文献   
44.
褚民谊意识到彻底失败了,他又觉得被命弄得太累了,为保命投靠日本人,为保命在狱中算尽天机,到头来命还是不能属于自己。罢,去了它也许一了百了,就什么也不要操心了!  相似文献   
45.
田磊 《南风窗》2010,(13):22-24
现在的司法环境,咱们中国的人情社会,有些案子还没有立,条子就批进来,电话就打进来。案子办完之后,还要面临当事人的评价、党政的评价、人大政协的评价、媒体的评价。所以我总结了四句话:在法院工作,法院的权力是法官的,责任是法院的,压力是院长的,评价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46.
《理论与当代》2003,(2):36-37
息烽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结合新形势和单位的实际,积极探索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改进和创新,从具体事情入手,推进了全局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7.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和个体公正的统一,并最终通过个体公正即法官对具体纠纷的正确裁断体现出来,因而司法公正也即法官角色行为的正当性。法官角色行为正当性的主要依据乃法官的伦理道德,因此,法官伦理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内容。法官的伦理道德影响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司法权威,应从各方面加强对法官伦理道德的培养。  相似文献   
48.
随着中国司法体系的完善.势必对涉及未成年人这一弱势群体的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官司法能力的培养也纳入了。大司法”理念之内。本文从司法能力的目标入手.采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推导出目标完成公式:(对被告人的)刑期评定×人格教化×环境改善=(法官自身的)法律思维能力×心理干预能力=案件审结。并通过对组成公式各元素的展开.对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官的司法能力做出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49.
笔者经过对诸多刑事判决研究发现,法官以被告人及辩护人没有提出证据支持辩护意见为由,对辩护意见不予采纳的现象非常普遍。很显然,这是要求辩方对自己的辩护观点承担提出证据并予以证明的责任,辩护律师对这种观点普遍持有异议,被告人也往往不服判决提出上诉或申诉。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被告人及辩护人在公诉案件中的证据责任问题显得极其重要。一、刑事判决书中法官要求辩方举证的几种主要情形第一种情形:辩方在反驳控方证据指出其证据存在着重大疑点相互矛盾时,法官要求辩方提出自己的新证据比如,在一起伤害案中,事发后被害人身负刀伤,指认…  相似文献   
50.
说法     
《党员特刊》2003,(7):31-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