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9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72篇
各国政治   95篇
工人农民   119篇
世界政治   4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3篇
法律   9146篇
中国共产党   4058篇
中国政治   7116篇
政治理论   1917篇
综合类   4689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589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1576篇
  2014年   2953篇
  2013年   1772篇
  2012年   1739篇
  2011年   1890篇
  2010年   1639篇
  2009年   1691篇
  2008年   2090篇
  2007年   1685篇
  2006年   1552篇
  2005年   1193篇
  2004年   1005篇
  2003年   913篇
  2002年   824篇
  2001年   747篇
  2000年   579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将面临着怎样的命运,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还是顺利实现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目标?其关键因素在于东亚网络生产体系的生命力如何.东亚生产网络体系具有产生“中等收入陷阱”的内生形成机制,但人口红利的消失、要素成本的上升并不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在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能否像日韩那样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顺利地从中等收入国家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要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格局是否会发生变化和逆转.根据中心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趋势,全球经济的总体格局在长期中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东亚网络生产体系所受到的外部冲击不可能持续.因此,由外部冲击所导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危机是可以避免的,以区域网络生产体系为依托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仍然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92.
方工 《人民检察》2012,(7):30-31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的成效不断显现的客观事实有目共睹,法治发展也对司法实践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正确处理为地域服务与以法律为准绳的关系。但是,因为某些与法治原则相悖的认识,造成司法实践容易出现偏差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有必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正视、研究,正确认识并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对此,试举几例说明:例一,为地域服务与以法律为准绳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微观点     
《人民公安》2012,(1):35-35
是说法不是说吓 @段郎说事:常见“法治在线”“今日说法”之类的电视节目.多为警方惊心动魄的抓捕镜头.如仅为高收视率而言,当无可非议。然,“法治”内容包罗万象,尤其是公民权利、宪法常识等最需要“说法”。  相似文献   
994.
孙绪兵 《世纪桥》2012,(7):40-4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不少高校的法制教育仍停留在法律知识教育阶段,走不出“法律仅仅是工具”的认识误区。因此,我们必须从促进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这一宗旨来重新审视并改革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高校法制课教学作为促进大学生形成法律信仰的基本途径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我们需要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深化改革。校园法治环境对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也有着重要影响。校园法治环境的优化关键在于依法治校工作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要有新气象。  相似文献   
995.
曾哲 《法学评论》2012,(4):30-34
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问题由来已久,其表述具有三种方式。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评价基准也有三种表达方式,但研究成果最终应能够应用于中国司法实践。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话语维度存在普世的理论研究与特殊的规范表达、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矛盾,中国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的普世性与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本土化研究的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996.
廉政观点     
《中国监察》2012,(9):47
马建堂:数据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日前,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马建堂在该局局务会议上强调,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是统计领域最大的腐败,是对政府公信力最大的影响,坚决惩治和积极预防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是统计系统廉政建设的首要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指出当代中国法治认识领域存在的几个误区,并对其加以分析.进而又从法治与法律相比较的角度对法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998.
叶竹盛 《南风窗》2013,(6):10-10
前不久,香港出台法律,禁止携带两罐以上婴儿奶粉出境,违者最高可能被判两年监禁。虽然这部法律的合理性尚存争议,但它背后隐含的问题值得认真讨论。据统计,"限带令"出台前,香港每卖出10罐奶粉,就有8罐销往内地,最终到消费者手上的价格比内地同类产品要高出许多。香港自身并不生产奶粉,只是国际贸易的中转港,香港市场在售  相似文献   
999.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利用3D经济地理特征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云南区域经济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3.9%,远离国内主要市场中心对云南产生的负面影响明显.但云南向东南亚南亚区位优势突出,地区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在2.5以上.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化解经济地理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当加快城市化发展、完善交通设施和扩大区域开放,有效提高云南经济密度、缩短与发达地区空间距离、减少国际市场分割,促进云南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虽然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已经在全球和区域的范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和机构,在欧洲、美洲、非洲出现了人权法院,但是国际人权体制还存在着规范不成体系、机制不平衡、保护手段极化的问题,需要用法治的目标予以引领。为了实现人权法治,国际社会有必要在法律规范文件的统一化、人权保护机构的体系化、人权条约义务履行机制的完备化方面作出实质努力,并通过文化交流沟通解决理论分歧,促进国际组织、国家、非政府组织共同努力的多元善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