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747篇
中国共产党   184篇
中国政治   337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是新形势下推进检察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历史的、实证的、法理的以及比较的角度分析了检察权设置的法理基础,进一步明确了检察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标设计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2.
我从管理的角度来谈谈《判例与研究》,也即从社会的角度去审视它。那样对于律师执业,指导我们进行司法活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我第一次接触该杂志是我在公安局工作的时候。杂志里面的文章无论对律师界还是法律界同仁,在处理一些法律问题上确实有指导意义。它是根据真实的案件进行剖析,对生效判决进行法理评析,可读性强。尤其是对法律界的人士更是如此。万没有想到的是,  相似文献   
33.
胡波 《江西律师》2002,(5):19-21
从民法法理分析,没有任何有力的理由禁止董事在公司领取报酬。董事可能是股东。但他受股东会选任,组成董事会,执行股东会决议,履行运营公司的职责;较之非董事股东,另外付出劳动和时间,自然可以在做为股东分配利润以外另行要求报酬。  相似文献   
34.
公司合并与职工权益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健  宋永泉 《法学论坛》2003,18(1):64-69
公司合并时应注意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被合并公司职工的原劳动合同应由合并后的公司承继 ,合并公司在合并完成后不能随意解雇被合并公司的职工 ,应遵守拟制解雇和整理解雇法理。我国现行立法在保护合并时的职工权益方面尚有许多缺陷 ,亟须在今后的立法和实践中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35.
立法动议是向有立法权限的立法主体提出有关制定、修改或废止某项立法性文件的立法申请,立法动议权是立法权范围内的权利,是不特定主体的权利,是不一定产生对应后果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立法动议权是立法模式转换、经济利益多元化、民主参与以及公众社会利益实现的必然。从主体、范围、实体规则、程序规则以及权利的具体实施几个角度探讨立法动议权的范畴与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36.
防范资本多数原则被滥用 ,可借鉴各国在这方面的一些法理 ,进而采取相关对策。就法律对策而言 ,不仅要明确多数派股东在行使表决权时所应承担的诚实义务 ,而且要明确下述权利 :股东就资本多数表决权滥用而享有的诉讼提起权 ;少数股东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和召集权 ;股东的提案权。  相似文献   
37.
略论采用信托制度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一直令人十分关注。由于信托具有使财产所有权与收益相分离,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的特征,引入信托制度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
经过二十余年的法学复兴,中国学者开始重视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其中以法律分析、法理分析、法理透视、法哲学思考命名的论文日益增多.这表明学者已认识到法学乃至于法理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学科知识的体系性、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已受到程度不同的关注.但是,那种简单贴标签式的命题值得推敲.本刊编辑陈立风与山东大学法理学专业的部分师生举办对法律分析和法理分析进行反思的小型学术沙龙,展开了对话式的探讨.现刊载部分,意在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共鸣.  相似文献   
39.
略论财政立宪在我国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 财政学者、宪法学者、财税法学者乃至法理学者等“不约而同”地关注我国的财政立宪问题, 以至渐渐成为学术热点。学界“不谋而合”的举动流露出对我国宪政路径的深情关切, 不少学者指出, 财政立宪是我国通向宪政的突破口 [1]。那么, 财政立宪在我国有没有可能, 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一) 财政危机的现实压力。应该说, 推行改革开放政策, 进行大规模的财税体制改革, 是对多年来沉重的财政压力的回应。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财政压力得到了大大缓解, 但近年来我国的财政形势日益严峻。当前人们已经达成这样一个基本共识: 国家的…  相似文献   
40.
洪向华  王朋琦 《新东方》2005,(10):52-55
新修订的刑法明确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是中国法理和社会价值理念的一次超越。但如何在现实中充分兑现这一精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新刑法颁布以后出现的刑讯逼供下的一些冤案证明,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既迫在眉睫,又十分艰巨和复杂。笔者以为,国人在无罪推定原则的法理内涵、历史必然以及社会定位上尽快达成广泛的共识,应是当务之急。 一、准确把握无罪推定原则的严格法理内涵 所谓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它的意义在于防止过早地和无根据地把任何人看作罪犯,不允许根据未经充分检验的材料和违反既定证明程序而取得的信息,认定一个人犯有罪行。 1997年10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意味着,在法院依法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处于有罪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