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747篇
中国共产党   184篇
中国政治   337篇
政治理论   79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1月19日,在七师一二九团十五连的办公室里,连队职工代表正在讨论困难职工补助该谁享受的民主评议会。"为了增强连队困难补助享受工作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准确性,连队组织领导业务、职工代表召开这次评议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决定谁家该‘吃’困难补助。"该连党支部书记楚新超说。  相似文献   
52.
10月24日,全省检察机关贯彻实施新刑事诉讼法理论研讨会在盘锦召开。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于昆出席会议行讲话,会议南省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齐智文主持。省院法律政策研究窜全体人员、各市(分)人民检察院、辽宁大学、  相似文献   
53.
根据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的数据,中国户均人情支出(节假日和红白喜事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9%;农村家庭(以户籍划分)更高,达11.4%。对中国穷困家庭而言,人情消费可以称得上是辛酸的"血泪债"了。根据CHFS的数据,收入水平处于最低25%的城市家  相似文献   
54.
张婷 《法制与社会》2013,(16):174-175,181
在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人情是极为普遍的概念。中国人人情法则的运行,遵循的是一种施报规范。其中情感性关系是施不望报,工具性关系是不施望报,而混合性关系则是施报相等或报大于施。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也会遇到人情困境与规避的问题。对中国人人情法则的运行模式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人心理与行为。  相似文献   
55.
《现代法学》2019,(5):3-22
中国法理学七十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苏联版"国家与法的理论"时期(1949-1977年),"法学基础理论"时期(1978-1993年)和不同知识-理论谱系的"法理学"成长时期(1992-2019年)。法理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使命,面对不同的理论难题,其进退兴衰具有制度依赖性。中国法理学的未来发展还面临西学强势如何因应、确立中国话语体系及研究范式、如何建立独创性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我党在纠正"四风"工作上取得很大成效,但在干部选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进干部选任制度的改良,既要加强法律制度的保障,也要加强科学技术的支撑.干部的民主选举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逐步提高选举的直接性和竞争性.干部的考察任命应当利用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大数据的资源优势,借助算法模型对候选干部进行全方位考察,努力推进选拔过程的科学化、精准化、民主化和公开化,做到任人唯贤和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57.
《周易》有关防腐除弊的论述主要体现在《蛊》卦全息,《蛊》卦象征防腐除弊,似是古人从当时的历史教训中采取科学分析的方法而总结的一条“政治理论”,不仅论述《蛊》的存在,而且提出《蛊》德策略,其时于我们今天推行防腐除弊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业经营范围越来越广泛,在此基础上营业转让的频率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营业转让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作出规定,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商法理念下的营业转让行为需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在转让过程中必须明确转让对象的界定,并对转让中的相关标准进行有效整合.本文就商法理念下的营业转让法律规制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9.
"安乐死"问题事关生死大事,跨越社会、伦理、法律、医学等学科,争议由来已久。对死亡问题进行哲学思辨,目的在于揭示安乐死的哲学基础并寻求共识。对安乐死问题进行伦理分析和文化兼容性思考,有助于突破安乐死问题中国化所面对的两大障碍。研究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实现安乐死立法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