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1594篇
中国共产党   554篇
中国政治   832篇
政治理论   387篇
综合类   8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33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现代行政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必须进行控制的权力。传统法治要求行政活动在法律范围内进行,这是一种合法性控制。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引申,是对行政法治提出的更高要求。对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内涵可概括为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比例性原则三方面。依据行政合理性原则应通过立法规范、司法审查和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合理性控制。  相似文献   
82.
政治合法性:共产党执政建设的重要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执政能力”的增强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和利用“执政资源”的程度。政治合法性被普遍认为是执政的重要资源之一。政治合法性不是天然的和一成不变的,弄清楚合法性生成的基础和出现合法性危机的原因,以及制定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主要策略,对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时期党如何执政的问题,是不断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4.
经过二十余年的法学复兴,中国学者开始重视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其中以法律分析、法理分析、法理透视、法哲学思考命名的论文日益增多.这表明学者已认识到法学乃至于法理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学科知识的体系性、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已受到程度不同的关注.但是,那种简单贴标签式的命题值得推敲.本刊编辑陈立风与山东大学法理学专业的部分师生举办对法律分析和法理分析进行反思的小型学术沙龙,展开了对话式的探讨.现刊载部分,意在引起学界对此问题的共鸣.  相似文献   
85.
将"合理性"要求从民法引入行政法,乃是人类法治的一大进步.从此,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仅被要求合法,同时被要求合理,行政法的两大原则即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由此被确认.合法性原则高于合理性原则,后者只是前者的补充,这乃是当今大多学者有关两大原则之间关系方面的一种观点.本文在挖掘"合理性原则"渊源与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性"高于"合法性"的主张,并认为这有助于中国从形式法治走向实质法治.  相似文献   
86.
论行政的合法性与合法的行政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的合法原则贯穿于依法行政的始终,然而,在目前我国行政的合法性理论中,仅仅把行政合法性限制在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范围内,而不把行政组织的合理性存在作为合法性的基本组成部分,这无疑是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一个错位。行政的合法性变成了合法的行政性,导致行政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将不当利益合法化,严重阻碍了依法行政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7.
试论科举制对中国专制政体的支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能存在1300多年之久,主要原因不是能够选拔出优秀人才,而是能够满足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扩大统治基础,提供合法性支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8.
李军  颜宪源 《理论探讨》2004,(1):115-116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而且这个价值取向必须充分体现政党执政的基本规律,这就是:要有利于增强党执政的合法性、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有利于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有利于实现各种利益的整合。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沿着科学轨道运行的先导。  相似文献   
89.
胡晓 《理论探讨》2004,40(3):26-29
青年马克思与黑格尔探究国家问题时分别持有现实视角和理性视角。马克思考察的是国家的现实状况及其成因并进而探索变革路径,他以现实生活中精神本质的异化并非黑格尔所谓国家理念的对象化实现为依据,在批判中以现实国家的不合理性消解理性国家的合法性。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则是要探究国家的本质和依据,即其普遍性和规律性,是以理念的合法性反观现实状况,并不认为"现存"事物就是"现实"的。二者研究视角的差异使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观所作理解和批判的合法性受到影响,但却正是在这次实际上并不完全正确和成功的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初步确立了唯物主义原则,并深刻影响了其后来的理论研究方法与方向。  相似文献   
90.
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合法性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利益分析方法入手,就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政治合法性基础在于民众利益(既包含现实利益又包含预期利益,既包含经济利益又包含非经济利益)的满足和实现,而利益需求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因而政治合法性基础也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单纯的经济增长只能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利益需求,而且经济增长是有周期的,把经济增长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是不稳固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同时,政治合法性对经济增长也提出了要求:即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